拼音shòu xué
注音ㄕㄡˋ ㄒㄩㄝˊ
繁体受學
⒈ 谓从师学习。
⒈ 谓从师学习。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初, 桓帝 为 蠡吾侯,受学於 甘陵 周福。”
宋 曾巩 《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君年十有四,辞亲学问 江 东,已有闻於人,往从 临川 王安石 受学, 安石 称之。”
明 李东阳 《修建广平府庙学记》:“教授某以 潜(张潜 )受学於予,上京师请纪成绩。”
1、学以益才也。翻译:求学是增加自己的才能。患生于疏忽,祸起于细微。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人材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用。受学重问,孰不能成。刘向
2、他受学于刘宗周,承绪了儒家传统,却有着个性鲜明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学术风格。
3、已方昏昏,而欲人之相从受学而昭昭,岂非一极不正当之教师耶。柏拉图
4、南山道宣律师随其受学十年之久,继承遗范,广事著述,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大兴此宗,为《四分律》之集大成者。
5、关陇学者多从他受学。
6、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7、已方昏昏,而欲人之相从受学而昭昭,岂非一极不正当之教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