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五典


拼音wǔ diǎn
注音ㄨˇ ㄉㄧㄢˇ

五典

词语解释

五典[ wǔ diǎn ]

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泛指古代典籍。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引证解释

五典[ wǔ diǎn ]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例证《书 · 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孔 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蔡沉 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例证《左传 · 昭公十二年》:“﹝ 倚相 ﹞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 注:“皆古书名。”
《书序》:“少吴、顓頊、高辛、唐、虞 之书,谓之五典。”
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

3.泛指古代典籍。

例证南朝 · 梁 萧纲 《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 石渠。”
明 · 沉受先 《三元记 · 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

4.《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例证汉 · 荀悦 《申鉴 · 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
《后汉书 · 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
李贤 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国语辞典

五典[ wǔ diǎn ]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

例证汉 · 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文选 · 张衡 · 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分字解释


※ "五典"的意思解释、五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演出月除了《游龟山》、《铡美案》、《五典坡后本》等12部广为传唱的经典传统剧目外,折子戏也精彩纷呈。

2、, 不仅仅对易经有着独到的了解,远古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

3、此人胸罗万象,三坟五典,奇门遁术,各派武功俱都通晓。

4、不仅仅对易经有着独到的了解,远古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

5、函谷关令尹喜原为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自幼博览 三坟五典 ,精研河洛易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6、三坟五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不过千万不要“不拿村长当干部”,不要小看气沼仙市只是一个拥有6万5千人的城市,小野寺五典就是在这样“干部”家庭的熏陶下走上政治舞台的。

8、周一《玉堂春》,周二《二进宫》,周三《三对面》,周四《四进士》,周五《五典坡》。一周好戏连台,祝福你周末愉快自导自演《猪八戒背媳妇》。

9、函谷关令尹喜原为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自幼博览三坟五典,精研河洛易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0、当此之时也,无三光五岳之名,无三皇五帝之作,无三坟五典之书,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

11、三坟五典 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当此之时也,无三光五岳之名,无三皇五帝之作,无 三坟五典 之书,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

13、安倍“屈身”会见,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参议员卢比奥1月20日与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在防卫省举行了会谈,安倍“点头哈腰”恭敬接待。

14、当年,创汉功臣张良之八世孙张道陵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