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性善论性善论的意思
xìngshànlùn

性善论


拼音xìng shàn lùn
注音ㄒ一ㄥˋ ㄕㄢˋ ㄌㄨㄣˋ

性善论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恶论”相对。由孟子首先提出。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给人的本性。人的为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由此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分字解释


※ "性善论"的意思解释、性善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道德学说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性善论从道德意识先验论角度,论证了人的道德可能和为何可能。

2、正是这种不健康的文化环境,加上性善论一类错误思想的误导,塑造了中国人情绪化、保守型与*裁专断的文化性格。

3、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性。

4、这样就形成了性善论与人身关系、性恶论与财产关系的对应,进而提出此两对关系的契合。

5、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性善论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

6、在建立以性善论为核心的道德天命观过程中,文化根基的问题观照和传统文化的资源借续是孟子的理论立足点。

7、心性的价值合理性与天命的价值理性之间的相互印证,是孟子性善论及其天命观中最有创意的理论运思。

8、孟子对孔子的人性论进行了拓展与重构,建构了性善论

9、在中国古代,各种人性学说都坚持统治者性善论,把君主说成圣人,主张对君主信任、忠顺、崇拜。

10、不过,在儒家内部却有很大分歧,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针锋相对。

11、考察中西方性善论与性恶论渊源、互补及其历史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的本性。

12、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

13、“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14、中国人的自由观注重内在的精神自由,它与性善论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