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xíng

未形


拼音wèi xíng
注音ㄨㄟˋ ㄒ一ㄥˊ

未形

词语解释

未形[ wèi xíng ]

⒈  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

⒉  尚未形成。

引证解释

⒈  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孔颖达 疏:“谓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
《孔丛子·答问》:“吾谓圣人之智,必见未形之前,功垂於身殁之后。”
《汉书·伍被传》:“臣闻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於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
颜师古 注:“言智虑通达,事未形兆,皆预见之。”
唐 元稹 《论谏职表》:“君臣之际,论列是非,讽諭於未形,筹画於至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淮阴 登堂, 高密 仗策, 武乡 分鼎,悬断未形,毫髮不爽,胡其异也!”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且当利未见、害未形之时,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晓,於是公举程度较高於一般人者为之代表,以兴利于未见,除害于未形。”

⒉  尚未形成。

《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史记·律书》:“神生於无,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类,或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

分字解释


※ "未形"的意思解释、未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2、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3、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

4、至方寸微暧,情伪万端,起灭无恒,包藏不测,幽深邃密,无迹可窥,往往外貌麟鸾,中韬鬼蜮,隐慝未形,业镜不能照也。

5、五金乡始修时便未形败的水泵和柴油发电机市场,经由十多少年的疾速收铺,未逐步构成必定范围,沙盘模型。

6、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7、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问天,天难解,问地,地沉思,问剑,剑无声。

8、这个想法(如果我这些未形诸于文字的感觉也能称作想法的话)让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9、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10、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

11、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12、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