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剃

词语解释
披剃[ pī tì ]
⒈ 指出家为僧尼。因出家时须按佛教戒律剃除须发、身披袈裟,故称:披剃为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披鬀”。削发出家。
引《景德传灯录·志闲禅师》:“姓 史氏,幼从 柏巖禪师 披剃,二十受具。”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买葬》:“我当初早披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日免艰辛。”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视鬼》:“遂披剃为僧,至今尚在。”
苏曼殊 《题<拜伦集>》诗序:“予早岁披鬀,学道无成,思维身世,有难言之痛!”
国语辞典
披剃[ pī tì ]
⒈ 出家。根据佛教戒律,僧尼出家,须剃头发,披上袈裟,故称为「披剃」。
引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四出》:「我当初早批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晚免艰辛。」
分字解释
※ "披剃"的意思解释、披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乃有求奉佛教者,明帝准其披剃,给度牒为沙门,女僧亦同,名曰尼,此僧徒之肇端也。
2、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3、惟有许宣情愿出家,礼拜禅师为师,就雷峰塔披剃为僧。
4、弱冠之岁,诣打鼓岩元亨寺,礼开专和尚披剃。
5、嗣闻君披剃大慈山,遂绝音耗。
6、4岁入姜堰如来庵,依道禅师太披剃出家,19岁在宝华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
7、在三十八位披剃的弟子中,男众有十位,女众有二十八位。
8、至金元时,白玉峰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变化,增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
9、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礼少林寺方丈行正长老为师,披剃出家,旦暮依侍,亲炙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
10、, 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礼少林寺方丈行正长老为师,披剃出家,旦暮依侍,亲炙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
11、至金元时,白玉feng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变化,阐幽发微,增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
12、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13、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转世因缘,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请求披剃出家。
14、譬诸家有十子,或披剃出家,或博弈饮酒,虽一则求道,一则无赖,其善恶之性质迥殊,要之不顾父母之养,为名教罪人则一也。
相关词语
- pī juàn披卷
- pī xiào披校
- pī xiè披泄
- pī guà披挂
- pī jiān披肩
- pī tì披鬀
- pī yáng披扬
- fū pī敷披
- pī huō披豁
- héng pī横披
- pī má披麻
- mí pī靡披
- pī yán披檐
- pī shuāng披霜
- pī jiū披究
- pī màn披慢
- pī sǎn披散
- pī jué披抉
- pī xiě披写
- pī xī披析
- tì luò剃落
- tì xuē剃削
- tì tóu剃头
- kūn tì髡剃
- cǎo tì qín xiǎn草剃禽狝
- diàn dòng tì xū dāo电动剃须刀
- shū tì梳剃
- shān tì芟剃
- tì guāng tóu剃光头
- xiǎn guò tì tóu险过剃头
- tì dāo jīng剃刀鲸
- shān tì删剃
- tì tóu tiāo zi yī tóu rè剃头挑子一头热
- fén tì焚剃
- guǐ tì tóu鬼剃头
- bì tì髲剃
- tì qīng pí剃青皮
- zhū tì诛剃
- zhì tì栉剃
- yún tì耘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