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


拼音tì dù
注音ㄊ一ˋ ㄉㄨˋ

剃度

词语解释

剃度[ tì dù ]

⒈  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

tonsure;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落发出家而得超度。

《传法正宗记》卷三:“魔闻法大起信心,遂与其三千徒众皆求出家,大士即为剃度。”
《旧唐书·高祖纪》:“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託号出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楔子:“况兼 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
《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
冯至 《帷幔》诗:“一个牧童剃度在对方的僧院,尼庵内焚化了这年少的尼姑。”

国语辞典

剃度[ tì dù ]

⒈  削发作出家人的宗教仪式。

《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妄为剃度,托号出家。」
《水浒传·第四回》:「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

英语to take the tonsure, to shave the head, tonsure (shaved head of Buddhist monk)​

德语Tonsur (S)​

分字解释


※ "剃度"的意思解释、剃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6岁那年,我终于实现了梦想。当时我征得父母的同意,剃度成为一名僧人。

2、他问方丈,何时谁会给他剃度

3、以技高者为首,逢有皇府庆典国宴或固魂典礼、剃度礼、荼毗大典等重大活动时,领各团武师献技表演,拳团成员可获年饷而免交税金。

4、执行“剃头”一事的,是由寺庙的“维那”担任,按佛家语,不叫“剃头”,而叫削发“剃度”。

5、剃度于安徽九华山大觉禅寺,受具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

6、尼师顿时哭了,她声泪俱下地将自己多年来遭受的委屈一一告诉我们,包括从一桩欺骗婚姻中挣脱出来后,为了寻找一片净土,因而剃度出家,到身为尼师,在寺庙中委曲求全的坎坷故事,以及从一场场法会背后的财务之争,到自己寺庙都没有任何信徒供养的可悲结局等等。

7、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寄生草。

8、据报道,陈晓旭仍然呆在为她举行剃度仪式的百国兴隆寺内。

9、发布的讣告显示,根通长老1928年生于广东潮阳,1945年剃度出家,1946年在潮州开元寺从虚云老和尚受沙弥戒,次年从岭东名僧开元寺住持智诚法师受具足戒。

10、子孙庙则一般由在家人住持,并不具备剃度授戒的资格。

11、为解决现有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不能达到有效激光防护效果的问题,我们又研究了串列光限幅器件及浓度剃度光限幅器件的光限幅效率的影响因素。

12、再按照出家人的日常作息接受一段时间的锻炼,其中的合格者得以剃度出家,成为沙弥;待因缘合适时,沙弥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13、戒尺用于皈依、剃度、传戒、说法等场合。

14、相传祖师殿供像系肉身成佛,寺内香火鼎盛,曾有多届高僧在此剃度纳徒,讲经说法。

15、它恢复了夜晚的沉默,贫穷的服装,和寺院剃度

16、接受这样剃度典礼的男孩正常是在五至九岁,而规定是必须在12岁以下。

17、实际上和尚并非真正的僧人,这家伙以前是个西北的刀客,不过全家被仇人杀光了后,他自己觉得愧对家人为求心安,才自己剃度

18、和尚要剃度,克利须那派教徒也一样。

19、毕竟有古训,是不剃度,就不能入佛门的,这些人都很古板,如果知道化灵方丈破戒收了自己,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吐弃他。

20、他们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皇冠和剃度,并让他们积极申请自己神圣的服务和其他良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