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ànshāng

滥觞


拼音làn shāng
注音ㄌㄢˋ ㄕㄤ

繁体濫觴


滥觞

词语解释

滥觞[ làn shāng ]

⒈  浮起酒杯。喻事情的开始。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孔子家语·三恕》

originate;

引证解释

⒈  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江水 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觴者也。”
清 钱谦益 《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赠通议大夫制》:“朕闻 黄河 之水,源可滥觴。”

⒉  指小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觴逶迤,周流 兰殿。”

⒊  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初学记》卷十六引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强 秦 创其滥觴,盛 汉 尽其深致。”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滥觴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国 文化大抵滥觞于 殷 代。”

⒋  波及;影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沧浪诗评》:“盛 唐 人诗,亦有一二滥觴晚 唐 者。”
宋 陈亮 《复胡德永书》:“亮 方一切置门外之是非,而求其自容于天地间,倘可以免,凡今所召,皆数年前餘波之所滥觴也,决不敢以是自沮。”

⒌  犹泛滥;过分。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借使所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满浸淫,而有滥觴之患矣!”
《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觴,自后宜慎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嘉庆初年谏臣》:“福文襄王 康安 虽屡立战功,然所歷封疆,苞苴广进,没后復膺重典,未免滥觴。”

国语辞典

滥觞[ làn shāng ]

⒈  水流发源的地方。因其水量非常浅小,而仅能浮起一个酒杯,故称为「滥觞」。

《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㟭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文选·郭璞·江赋》:「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

⒉  比喻事物的开端、起源。

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虽诗体未全,然略是五言之滥觞也。」

发轫 先导 先河

分字解释


※ "滥觞"的意思解释、滥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提供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

2、创造社的挑错式翻译批评开创了以忠实和对等为依归的现代翻译批评滥觞

3、话本小说滥觞于说话艺人和市井文人之作。

4、我国远古的图腾崇拜是十二生肖的滥觞,而干支的创制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则是十二生肖形成的基础.

5、物上请求权制度滥觞于罗马法。罗马法尊奉“哪里有权利哪里有救济”的原则,其中“对物的诉讼”可以被视为物上请求权制度的雏形。

6、不论从其变化多端的写人叙事,还是从其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严格的求实精神,它都是后代传记文学的滥觞

7、同时,因为卦象和艺术形象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象外之象等超象显现理论的滥觞

8、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9、通用电气很快就召回、返修了这批电视机,但是这个事件却成了电视辐射伤害眼睛的的滥觞

10、康定斯基是滥觞于上世纪初的西方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他原本是个具象画家。

11、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滥觞于宋朝.

12、它滥觞于印欧语专门术语的汉译,原只限于专业术语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小范围内使用,如“零电路、零功率、零声母、零词缀、零信号、零增长”等。造句 网

13、中国近代的行政诉讼制度滥觞于清末“行政裁判院”的筹设。

14、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

15、从某种程度上说,称后现代主义小说为不确定性的滥觞,绝非妄语。

16、击壤歌,康衢谣,天下大和之心音,滥觞于唐尧乡里;粝粢食,藜藿饮,放勋厚德之遗香,氤氲在花果城中。

17、滥觞所出,汉语词目,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只能浮起酒杯。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

18、雷衷舒失去了文化人的那点风骨,蓦生稠人广众下被调戏了样的悲惨感,在醒悟出自身的价值与姓别之后愤愤骂了一句:“可怕也,实乃肆无忌惮国祸民殃之滥觞!”。

19、共和党掌控众院滥觞于金瑞契1994年洞见和冲突的爆发,而在这次选民对国会贪污腐败不满声中摧毁。

20、门神信仰的思想基础应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中去寻找,而鬼神观念的滥觞则是门神信仰产生的直接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