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ùyáo

咎繇


拼音jiù yáo
注音ㄐ一ㄡˋ 一ㄠˊ

咎繇

词语解释

咎繇[ jiù yáo ]

⒈  亦作“咎陶”。

⒉  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咎陶”。即 皋陶。舜 之贤臣。咎,通“皋”。

《楚辞·离骚》:“汤 禹 严而求合兮, 挚咎繇 而能调。”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咎繇 大贤也, 周公 圣人也。”
《孔子家语·正论》:“《夏书》曰:‘昏、默、贼杀,咎陶之刑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吾於《春秋》,求为 咎陶 而已。”

国语辞典

咎繇[ gāo yáo ]

⒈  人名。中国法典的创始人。也作「咎陶」。

《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分字解释


※ "咎繇"的意思解释、咎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2、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

3、三月壬子,享于玄元宫,追号大圣祖父周上御大夫敬曰先天太皇,咎繇曰德明皇帝凉武昭王曰兴圣皇帝。

4、是以得舜禹稷契咎繇,而众圣辅德,贤能使职,教化大行,天下为治,万民皆安,仁义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