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jiù

引咎


拼音yǐn jiù
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词性动词

引咎

词语解释

引咎[ yǐn jiù ]

⒈  把过失归于自己。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引咎辞职。

take the blame; hold one self responsible for a mistake;

引证解释

⒈  归过失于自己。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会 涛 怖惧,遂自引咎。”
宋 欧阳修 《太尉王公神道碑铭》:“人有谤公於上者,公輒引咎,未尝自辩。”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是时 汪兆铭 已到 上海,唐绍仪 已引咎辞职也。”

国语辞典

引咎[ yǐn jiù ]

⒈  自己承认有过错。

《北史·卷一〇·周高祖武帝本纪》:「公卿各引咎自责,其夜澍雨。」
《文明小史·第五回》:「柳知府无可说得,只有深自引咎。」

诿罪

英语to take the blame, to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a mistake)​

德语einen Schuld auf sich nehmen, die Verantwortung für einen großen Fehler übernehmen (V)​

法语prendre sur soi la responsabilité d'une faute

分字解释


※ "引咎"的意思解释、引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庚子,以旱故,公卿以下,引咎责躬。

2、X大人犯错时要引咎自责,包揽黑锅;不得有责怪亲亲之行为。

3、选举结果显示,魁北克人党的独立主张恰恰成了一剂票房毒药,马华连她本人的议席都没有保住,无法再继续担任魁北克人党党首,于是她当夜即宣布引咎辞职。

4、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 引咎自责 。

5、雷亚泰吉因最近发生的延续4天的退役军人武装叛乱事件,2005年1月10日引咎辞职.

6、余身为统帅,教育不良,使部下有此蔑法坏纪之事,余当然应先负责,向中央引咎请罪,并以尔等悔悟之意,呈于中央。

7、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不因器重马谡而有损军纪,果断斩首示众,随之又重奖功臣王平,引咎自贬三级,从而严肃军纪,重振士气。

8、然昔日病时,我夫朝夕视食,给药亲尝;待亡后,亦曾晨暮长思,引咎自责。

9、’嗣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10、从具体缘由来看,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是触发引咎辞职的惯常缘由。

11、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12、第八条老婆犯错时要引咎自责,自揽黑锅;不得有连累老婆之行为。

13、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灾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

14、校长奉职无状,深自愧悚,甘引咎戾,退让贤能。

15、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已经迫于压力引咎辞职,政府部门也承诺会加紧对食物安全检验的标准。

16、熊希龄本是读书人,不齿于辨驳,又生性淡泊,所以引咎辞职,成了熊希龄的一块心病。

17、2013年4月,德国巴伐利亚州议会基社盟党团*席格奥尔格·施密特被查实雇妻子担任秘书并每月拿5500欧元的高薪,丑闻曝光后,为平息众怒,他只好引咎辞职。

18、白里安先生将为此而引咎辞职!

19、只有令上引咎禅位,才能使天下克济赴难。

20、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