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ǎn kè
注音ㄐ一ㄢˇ ㄎㄜˋ
⒈ 犹剪裁。
⒉ 指对事物或文词的取舍安排。
⒈ 犹剪裁。
引宋 范成大 《次韵宣州西园》之一:“不待东君能剪刻,相公笔力挽回春。”
清 孙枝蔚 《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⒉ 指对事物或文词的取舍安排。
引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陈父 名不及之,篇什亦寡,兴会清发,剪刻常言,自可使 无从 却步。”
1、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2、剪纸,是在纸上镂空、剪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
3、花花草草剪起来容易,活生生的国家大事要求你先构思,再绘画,最后才是剪刻。
4、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和锡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
5、窗花的剪刻形式,一是单色剪刻,多用于大红纸剪纸,应用地区较广。
6、广义的剪纸就是用剪刻工具在薄质材料上的镂空造型;
7、经起稿、剪刻、粘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提高了产量.
8、到了唐代,皮影剪刻日益精致,敷色填彩,用作讲史传经。
9、样品购回来了,长林便照样剪刻,由于构图复杂,剪刻起来并不得心应手。
10、从唐僧师徒,到佛祖菩萨,再到众多妖魔,个个剪刻精致、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