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ì yá mén
注音ㄙˋ 一ㄚˊ ㄇㄣˊ
繁体四衙門
⒈ 明代指吏部、翰林院、六科给事中及各道监察御史;清代去吏部,加詹事府。是当时所谓“清要”衙门。
⒈ 明 代指吏部、翰林院、六科给事中及各道监察御史; 清 代去吏部,加詹事府。是当时所谓“清要”衙门。
引《儒林外史》第十回:“向在京师,蒙各部院大人及四衙门的老先生请个不歇。”
1、衙门里打板子轻重有别,同样四十大板,可以把人活活打死,可以让人终生残废,但也可以让人打完了不用搀扶就爬起来,活蹦乱跳的自己走回牢房去。
2、此外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
3、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
4、1924年10月5日,步军统领衙门被裁撤,京师四郊的警察事务遂由京师警察厅接管。
5、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类似于古代衙门招呼流放犯人的杀威棒,甚至可以看做是对自己这四个人入队之后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