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

词语解释
田赋[ tián fù ]
⒈ 旧时按土地征收的赋税。
英land tax;
引证解释
⒈ 按田亩征收的赋税。 鲁宣公 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征田赋之始。以后或称租,或称税,名目累变;或收实物,或收银钱,时有不同,然历来为封建王朝的主要收入。
引《左传·哀公十一年》:“季孙 欲以田赋,使 冉有 访诸 仲尼。”
杨伯峻 注:“此为田亩税。”
《元史·王构传》:“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 构 与平章 何荣祖 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
王闿运 《与曾侍郎言兵事书》:“今请一切罢捐输釐金钞票官钱之法,而专务田赋,兼行官商,则弊轻而可久。”
国语辞典
田赋[ tián fù ]
⒈ 政府对农业用地所课征的税捐。课征标准以土地的收益能力为准。
分字解释
※ "田赋"的意思解释、田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以此用 名目繁多 的税收来搜刮百姓,比如鸦片税,盐税,统税,关税,田赋契税,烟酒税,印花税,牙税,营业税,屠宰税,斗税等等。
2、饥荒使农民无力纳税,山东已发布法令临时取消田赋。
3、最后对地价税进行考察,包括地价的确定、地价税与原有田赋之间的关系、地价税对于平均地权的功效三个方面。
4、除了田赋以外,他们还被迫交纳多如牛毛的各种杂捐。
5、楚国的军赋以加强国家军事实力为目的,田赋则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旨归。
6、废千年田赋,农村丰产增收庄园美;创万种商机,城市安居乐业文化妍。
7、三联串票,文据名。清代田赋征收中使用的一种凭证性文书。
8、其时,关税、盐税收入颇丰,虽养兵三千八百多名,财政仍很宽裕,农民除田赋之外,别无负担,一切苛杂全部废止。
9、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汉代叫“租赋”,唐朝称“租庸调”,国民政府时期叫“田赋”;其间,历朝对税制多次进行改革。
10、地方政府征收田赋的依据,还是明清两代传下来的早已残缺不全的“鱼鳞图册”。
11、最后指出,造成农民田赋负担沉重的主要根源在于“新政”太多、养兵太多和征收中的蛀虫太多。
12、从万历年的辽饷开始,到眼下的崇祯七年,大明己有过几次的田赋加税,正税其实不多,可怕是地方上附生出来的无数加派。
13、他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减削田赋,废除苛捐杂税;他率领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设济农仓,防备饥荒,赈济灾民;兴建学校培养人才。
14、该部分先从1930年代初期田赋征收各种问题展开,以突显30年代田赋整顿的必要性。
15、田赋制度是清代新疆赋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16、然后从实际负担率的角度综合计算出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是法定田赋负担的7倍左右;
17、在灾害发生以后,又能及时救济,减免田赋。
18、其他人互相都是乡邻,有军户有民户,以前一直在家务农,都是些苦哈哈,一年忙碌到头,收了粮下来,交了田赋佃租剩不了多少,一年总有几个月要借债度日。
19、另一方面,清理田赋,划一税则,对各县地方附捐及官产、滩地、谷仓着手整理。
20、满洲人跑进中国,一切都照明制,田赋额也照万历年间的则例征收,那么差役已经摊在田租里,而此下还是照样要差役。
相关词语
- tián chǎn田産
- cì tián赐田
- tián luó田螺
- méi tián煤田
- chāo tián抄田
- chè tián彻田
- yóu tián油田
- shē tián畲田
- fén tián坟田
- gēng tián耕田
- bái tián白田
- guā tián瓜田
- jūn tián军田
- féi tián肥田
- tián yě田野
- běn tián本田
- fǔ tián脯田
- chú tián除田
- mián tián棉田
- fǎ tián法田
- fù gē赋歌
- fù sù赋粟
- fù cǎi赋彩
- fù nà赋纳
- fù xìng赋性
- bǐng fù秉赋
- fù shēng赋声
- fù lùn赋论
- cí fù辞赋
- bāng fù邦赋
- fù fēn赋分
- bì fù弊赋
- cháng fù常赋
- fù yú赋舆
- fù shēng赋生
- fù suàn赋算
- fù wù赋物
- fù jīn赋金
- dīng fù丁赋
- fēng fù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