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


拼音cí fù
注音ㄘˊ ㄈㄨˋ

繁体辭賦

辞赋

词语解释

辞赋[ cí fù ]

⒈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 战国 时 楚 屈原 有《离骚》, 荀卿 有《赋篇》,为赋之先河。至 汉 而赋体大盛,名 屈原 等所作为《楚辞》。常以辞赋并称。辞赋讲求声调,以抒情为主,注意排比铺陈。其后以行文骈散之异而分为骈赋、文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 景帝 不好辞赋,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説之士 齐 人 邹阳、淮阴 枚乘、吴 庄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予谓 老子 《道德篇》,为玄言之祖; 屈 宋 《离骚》,为辞赋之祖; 司马迁 《史记》,为纪传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
清 姚鼐 《<古文辞类纂>序目》:“辞赋类者,《风》《雅》之变态也。 楚 人最工为之,盖非独 屈子 而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辞赋》:“唐 天宝 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 梁 陈 之意云,科举之以辞赋,此其初也。”

国语辞典

辞赋[ cí fù ]

⒈  文体名。汉代刘向集屈原等所作的赋为楚辞,故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以抒情为主,讲求声调之美,并注重排比铺陈。

分字解释


※ "辞赋"的意思解释、辞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司马迁为辞赋家立传并在其传中大量录入辞赋作品.

2、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

3、贾谊为西汉前期著名的政论家兼文学家,传世之作有《新书》等散文及辞赋数篇。

4、这种个体生命意识的抒写恰是曹赋向屈赋复归的根源,也是曹赋在辞赋史上占据最主要位置的根本原因.

5、曹植的辞赋便可视为此种个体生命意识的渲泄和表达。

6、具有“包括宇宙,总览人物”铺张特色的辞赋,是作家学识渊博的表现。

7、这些成绩主要体现在总论、诗歌、文艺理论、小说及辞赋骈文、文集研究五方面。

8、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即指作为人的祖先,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世之人则是伏羲、女娲交尾后所生。

9、上下卷总计收录99位辞赋作家,精选作品100篇。

10、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

11、最后,对两汉辞赋“九体”作品较为稀少的原因及“九体”作品在产生后不绝如缕的因由进行了分析。

12、宋玉是悲秋辞赋创作的先驱。

13、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以及辞赋的语言文字来分析本篇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14、班昭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辞赋作家。

15、他毕生从事中华辞赋的研究和推广.

16、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

17、本文就近30年来对李纲的思想和生平、诗文、辞赋这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述评。

18、年十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宠信。

19、描绘冰清玉洁、自在逍遥的神女形象,充分表现了当时辞赋创作疏离屈骚传统、超越世俗人生的倾向。

20、本书讲述了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其中“文君夜奔相如”和“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更是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