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

词语解释
辞赋[ cí fù ]
⒈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英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 战国 时 楚 屈原 有《离骚》, 荀卿 有《赋篇》,为赋之先河。至 汉 而赋体大盛,名 屈原 等所作为《楚辞》。常以辞赋并称。辞赋讲求声调,以抒情为主,注意排比铺陈。其后以行文骈散之异而分为骈赋、文赋。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 景帝 不好辞赋,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説之士 齐 人 邹阳、淮阴 枚乘、吴 庄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予谓 老子 《道德篇》,为玄言之祖; 屈 宋 《离骚》,为辞赋之祖; 司马迁 《史记》,为纪传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
清 姚鼐 《<古文辞类纂>序目》:“辞赋类者,《风》《雅》之变态也。 楚 人最工为之,盖非独 屈子 而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辞赋》:“唐 天宝 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 梁 陈 之意云,科举之以辞赋,此其初也。”
国语辞典
辞赋[ cí fù ]
⒈ 文体名。汉代刘向集屈原等所作的赋为楚辞,故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以抒情为主,讲求声调之美,并注重排比铺陈。
分字解释
※ "辞赋"的意思解释、辞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二部分,是两汉隐逸辞赋的主题研究。
2、曹植的辞赋便可视为此种个体生命意识的渲泄和表达。
3、班昭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辞赋作家。
4、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
5、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个大前提,对他的辞赋观首先进行哲学探源,然后再进行文本分析.
6、六言对句是辞赋在吸取楚辞句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骈文的重要构件。
7、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对他的辞赋所展现的气势进行深入探讨。
8、司马迁为辞赋家立传并在其传中大量录入辞赋作品.
9、他毕生从事中华辞赋的研究和推广.
10、再次,通过比较部分同题唱和辞赋,探讨其创作动机、积极作用、彼此之间的差异等。
11、从谢客的辞赋看其复杂而又悲惨的一生.
12、元好问早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曾经创作过辞赋作品。
13、辞赋研究的视角转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4、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即指作为人的祖先,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世之人则是伏羲、女娲交尾后所生。
15、贾谊为西汉前期著名的政论家兼文学家,传世之作有《新书》等散文及辞赋数篇。
16、历来关注较少,但对于元后期辞赋的复古思潮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7、第三部分研究明中期辞赋的回归溯源及所呈现出来的主体风格。
18、第二部分研究明中期辞赋的主体题材、内容及时代特征。
19、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诗文辞赋。
20、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
相关词语
- cí gào辞诰
- cí líng辞灵
- shuō cí説辞
- è cí恶辞
- wū cí诬辞
- cí lì辞力
- tuī cí推辞
- cí zhí辞职
- bèi cí被辞
- cí zhǐ辞旨
- āi cí哀辞
- biǎn cí贬辞
- cí diào辞调
- cí huó辞活
- zàn cí赞辞
- wài cí外辞
- cí jué辞爵
- cí diǎn辞典
- cí hǎi辞海
- cí huò辞祸
- fù shì赋事
- fù qíng赋情
- fù bì赋畀
- bì fù敝赋
- fù cái赋材
- fù yín赋银
- fēng fù风赋
- cháng fù常赋
- fù mìng赋命
- fù zhì赋质
- gé fù格赋
- tiān fù天赋
- diào fù调赋
- bì fù弊赋
- dú fù毒赋
- chōng fù充赋
- fù nà赋纳
- fù é赋额
- fù qián赋钱
- cí fù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