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àn

断案


拼音duàn àn
注音ㄉㄨㄢˋ ㄢˋ

繁体斷案

断案

词语解释

断案[ duàn àn ]

⒈  审判诉讼案件。

settle a lawsuit;

断案[ duàn àn ]

⒈  伦理学名词,三段论法中由前提推衍得出的结果。

conclusion of a syllogism;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断桉”。

⒉  审判诉讼案件。

《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新民晚报》1984.10.6:“前后派了三名御史勘核,均未得出结论。 武则天 又委派善于断案的 张楚金 前往核办。”

⒊  论断;结论。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 孔 、佛以为 泰山 歟!”
梁启超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而多数果足为政治之鵠与否,更当就其国民自身之程度以求之,非可漫然下简单的断案也。”
郭沫若 《断断集·七请》:“我说的‘有了意识便无论什么都好’,正和一定要做口号标语诗的断案搭不上来。”

⒋  形式逻辑三段论法中的结论。

国语辞典

断案[ duàn àn ]

⒈  判决案件。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今日个将断案从头说破,方知道忠和孝元自相成。」

⒉  由前提引出的推断。

分字解释


※ "断案"的意思解释、断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反垄断司法实践中,微软垄断案集中体现了这一方面的冲突及其变化与发展。

2、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3、黄霸和李崇是古代有名的断案高手,他们所使用的亲子鉴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亲情法”,“不合常情”往往成为亲子鉴定时最关键的判断依据之一。

4、连外国人都赞叹他的断案如神,将其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

5、杨家兄妹一看县衙不秉公断案,决定上告.

6、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7、同样,一名侦探断案时或许可以从罪犯承认犯罪事实入手,即使其中涉及到的人和事等犯罪细节(没提到时间和原因)仍不清楚也罢。

8、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9、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10、之后,杨逢春断案如神的名声传遍乡里。

11、“尽从规矩定方圆”,这是古代执法断案者的忠告。

12、牛僧孺是名相,擅长断案,可巧的是,这个刘沆也擅长断案

13、大人生前不畏*贵,秉公断案,公正廉洁之名,即便是千年过去,依然名垂青史,人尽皆知。

14、但是没给这些工人答案并不意味指没有对这起垄断案采取行动。

15、他是主任法医师、一级鉴定官、海南省司法界最具权威的法医之一,断案如神。

16、他想了一个办法,只要是富豪的案件,必定大索其银两,然贪赃不枉法,弄清是非曲直后,以理断案,绝不枉法。

17、果洛州玛沁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实践途径,巡回审判体现“近”“情”“便”“法”的"四字断案",赢得了群众称赞。

18、安邑小城,哪见过当街断案,听说还是比郡守好要大的官员,一时间街道围的水泄不通,仍有大量的民众蜂拥而来。

19、尽管在封建社会也有不少"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追求目标。

20、所以,没有了文山会海的死命缠绕,真正让易嬴头痛的还是这个无法推卸的审案、断案【造句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