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甲夜


拼音jiǎ yè
注音ㄐ一ㄚˇ 一ㄝˋ

甲夜

词语解释

甲夜[ jiǎ yè ]

⒈  初更时分。

引证解释

⒈  初更时分。参见“五夜”。

《东观汉记·明帝纪》:“甲夜读众书,乙更尽乃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至五鼓, 爽 乃投刀於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胡三省 注:“甲夜,初夜也。”

国语辞典

甲夜[ jiǎ yè ]

⒈  初更时分。北齐·颜之推唐·苏鹗。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
《杜阳杂编·卷中》:「文宗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

分字解释


※ "甲夜"的意思解释、甲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以昏明刻加日入辰刻,即甲夜辰刻;以更筹差累加之,满辰刻及分去之,各得每更筹所在辰刻及分。

2、孝宣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辰星与参出西方。

3、高祖太和十二年十一月丙戌,土雾竟天,六日不开,到甲夜仍复浓密,勃勃如火烟,辛惨人鼻。

4、始文帝未崩前一日甲夜,太史奏:东方有急兵,其祸不测,宜列万人兵于太极前殿,可以销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