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通功易事通功易事的意思
tōnggōngshì

通功易事


拼音tōng gōng yì shì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ㄥ 一ˋ ㄕˋ

成语解释 通功易事
词性成语

通功易事

词语解释

通功易事[ tōng gōng yì shì ]

⒈  谓人各有业,互通有无。

引证解释

⒈  谓人各有业,互通有无。

《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餘粟,女有餘布。”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故自其内界言之,则太平之时,通功易事,分业相助,必非能以一身而备百工也。”
亦作“通工易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国语辞典

通功易事[ tōng gōng yì shì ]

⒈  用不同行业的产品做交换,来代替一行业所不能做的其他工作。比喻分工合作,互通有无。

《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分字解释


※ "通功易事"的意思解释、通功易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和谐社会应该满足通功易事效率,其制度基础在于扩展人们的自由选择机会。

2、开放市场,有利于通功易事、互通有无,对调济人民生活中短缺的商品有极大的作用。

3、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

4、男勤于织,女勤于纺,通功易事,赖以生活,小民生计,十居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