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创造社创造社的意思
chuàngzàoshè

创造社


拼音chuàng zào shè
注音ㄔㄨㄤˋ ㄗㄠˋ ㄕㄜˋ

繁体創造社

创造社

词语解释

创造社[ chuàng zào shè ]

⒈  文学团体。1921年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创立。主张尊崇自我,张扬个性,反对旧的传统观念。作品多具有反帝反封建倾向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30年左联成立后停止活动。

引证解释

⒈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1921年,由 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等发起成立。反帝反封建及积极浪漫主义是其基本倾向。1929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其先后出版的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并编辑出版了《创造丛书》等。

分字解释


※ "创造社"的意思解释、创造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创造社的挑错式翻译批评开创了以忠实和对等为依归的现代翻译批评滥觞。

2、创造社是“五四”文坛颇具争议的文学社团之一。

3、《创造季刊》阐释的创造社翻译观与文学研究会翻译观的相异和相争,实际代表了和促进了早期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自觉和进步。

4、分析创造社对日本浪漫主义哪些文学观产生了共鸣,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现。

5、前期创造社作家激烈地反叛传统,并自觉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6、第三,“打架”态势对创造社文学观的挤压、变形,最终使其文学观发生分裂,并对其文学创作造成了伤害。

7、在创办《创造》季刊之前,前期创造社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抑或变数。

8、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们以群体的形式发出了现代中国文学的最强音。

9、成仿吾、郁达夫、郭沫若1923、1924年都回国了,后期创造社的我、李初梨、彭康、朱镜我、李铁生五人,一起在1927年10月回国,直接回上海。

10、再比如创造社,过去我们的研究者一般认为它的成员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现在看来这样的看法不足为训。

11、这种困境是促成创造社后来“转向”的重要原因。

12、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13、属于后期创造社的几位“创造”诗派青年诗人,有着更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

14、创造社采取这一略,是因为他们拥异质的高势能的文化资和不断扩大的社会资本等符资本。

15、创造社知识群体在向国人宣扬新的爱情婚姻观念、鼓吹妇女解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6、一般认为,创造社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充满了浓郁的感性色彩,是一种重“直觉”和“灵感”的浪漫主义美学形态。

17、此外,当时日本社会流行的文学思潮,也显著影响了创造社小说家现代生命意识的形成。

18、“新浪漫主义”是创造社文学探索的一个重要部分。

19、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期间,普遍对19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异军突起”的文学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