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

词语解释
雅俗[ yǎ sú ]
⒈ 文雅和粗俗。
⒉ 雅人和俗人。
⒊ 指雅正的风气。
引证解释
⒈ 文雅和粗俗。
引汉 王充 《论衡·四讳》:“雅俗异材,举措殊操。”
《南史·张欣泰传》:“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素琴。”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今人诗且未论雅俗,但开卷看其题目,即可望而辨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这也并非全为了用这来区别人的上下,雅俗,好坏。”
⒉ 雅人和俗人。
引《晋书·段灼传》:“艾(邓艾 )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
李善 注:“王隐 《晋书》, 刘琨 表曰:李术 以素论门望,不可与樵采同日也。 《孙绰子》曰:或问雅俗,曰:涇 渭 分流,《雅》《郑》异调。”
宋 柳永 《一寸金》词:“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靚妆艷冶。”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故此在兵部乞恩,补了这边的缺,原只説来坐镇雅俗的,不想一到地方,就多事起来。”
⒊ 指雅正的风气。
引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清风。”
国语辞典
雅俗[ yǎ sú ]
⒈ 高雅与庸俗。
引汉·刘熙〈释名序〉:「名号雅俗,各方名殊。」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雅俗所归,惟称许郭。」
分字解释
※ "雅俗"的意思解释、雅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三个词语的雅俗程度和在句中的位置有所不同。
2、方俟坐镇雅俗,表率庶官,颐养或乖,腠理生疾,屡陈章疏,乞遂退闲。
3、他的画雅俗共赏,因此很受大家欢迎,销路甚好。
4、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不习孙、吴,遘兹神武。
5、这影片雅俗共赏,上座率当然高了。
6、“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7、本文试图以船山诗学中的雅俗观为切入点来探讨其美学观念。
8、舞团与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合作,作品雅俗共赏、打破常规。
9、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10、“雅俗共赏、土洋并举”不只是口号。
11、他的演讲内容雅俗共赏,语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赢得听众阵阵的掌声。
12、宋词元曲各有千秋。没有雅俗之别。
13、文章还指出苏轼轻视词体的思想根源在于思想意识上的雅俗观念。
14、随着明代审美思潮的变化,明代戏曲歌舞也呈现出雅俗互补、趣味多元的审美风尚。
15、如何处理雅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16、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17、从文本角度来看,雅俗文学的界限就在于文本自身在特定情况下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信息丰富与否;
18、"蒙娜丽莎"这幅画可不是雅俗共赏的哟!
19、让优美的表演艺术能普及化,做到雅俗共赏, 老妪能解 ,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20、但是有一样极致的乐趣雅俗共赏,那就是欢笑。
相关词语
- bù yǎ不雅
- ān yǎ媕雅
- tián yǎ恬雅
- cuì yǎ粹雅
- bó yǎ博雅
- jìng yǎ静雅
- qiàn yǎ欠雅
- āi yǎ哀雅
- fēng yǎ风雅
- wén yǎ文雅
- jùn yǎ峻雅
- chōng yǎ冲雅
- yǎ xián雅絃
- fēng fēng yǎ yǎ风风雅雅
- jùn yǎ俊雅
- hóng yǎ弘雅
- dūn yǎ敦雅
- hé yǎ和雅
- yǎ zé雅泽
- shěn yǎ沈雅
- guān sú观俗
- ào sú傲俗
- wù sú务俗
- chǔ sú楚俗
- hé sú和俗
- fāng sú方俗
- guī sú归俗
- chéng sú成俗
- chū sú出俗
- àn sú闇俗
- yōng sú庸俗
- huà sú化俗
- wèn sú问俗
- wéi sú违俗
- fù sú负俗
- fǎng sú访俗
- fú sú浮俗
- wán sú顽俗
- biàn sú变俗
- fǎn sú返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