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成俗


拼音chéng sú
注音ㄔㄥˊ ㄙㄨˊ

成俗

词语解释

成俗[ chéng sú ]

⒈  固有的习惯、风俗。形成良好的风俗。

引证解释

⒈  固有的习惯、风俗。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天下之人,亦已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

⒉  形成良好的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汉书·匡衡传》:“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復,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国语辞典

成俗[ chéng sú ]

⒈  风俗、习惯。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于万物者,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⒉  化成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故万国莫不猎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分字解释


※ "成俗"的意思解释、成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

2、由于它是佛教圣树,东南亚佛教国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绕树礼拜,沿习成俗

3、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

4、应该说,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

5、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

6、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7、从语义的角度来看,一个复合词的意义经常是约定成俗的,而不总是它各个组成部分意义的综合。

8、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

9、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

10、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11、然欲以化民成俗,请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12、这里的人们哀悼亲人,在万木丛林中选柳为伴约定成俗,柳扮演了另样的角色。

13、而设教兴学是化民成俗、巩固国家的百年大计,必须以养民为先,养之而后教之。

14、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

1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6、关于前者,我只懂得记住和实行常规行为中约定成俗形式的艺术。

17、当然,一些约定成俗和发明使得这样的事件有了发生的可能, 从高速公路代码到挡风玻璃雨刷器及防抱死刹车。

18、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19、多在正月农闲期间行其事,并相沿成俗

20、习俗道德包含着公共生活行为的价值判断,大多数的习俗道德并非由明文规定,做的时候也是习以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