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百济


拼音bǎi jì
注音ㄅㄞˇ ㄐ一ˋ

繁体百濟

百济

词语解释

百济[ bǎi jì ]

⒈  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领有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都于慰礼城(今汉城附近)。与高句丽、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在相互间的战争中常处劣势。公元660年被中国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在今 朝鲜 境内。

《周书·异域传上·百济》:“百济 者,其先盖 马韩 之属国, 夫餘 之别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百济 是在 马韩 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 扶馀。”

国语辞典

百济[ bǎi jì ]

⒈  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相传是东汉末年扶余王尉仇台的后代,因以百家济海立国,故称为「百济」。晋时尽据马韩地,吞并诸国,屡与高丽、新罗作战。隋末唐初频频遣使来华。后因频侵新罗欲断其通华之路,而为唐高宗所灭。见《旧唐书·卷一九九·东夷传·百济传》。

英语Paekche or Baekje (18 BC-660 AD)​, one of the Korean Three Kingdoms

德语Baekje

法语Paekche (un des 3 royaumes de Corée)​

分字解释


※ "百济"的意思解释、百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桓武天皇的亲妈是百济宫女,虽然亲娘出身低贱了些,比不得井上皇后是正宫娘娘,不过,却使得桓武天皇有着大陆血缘,生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2、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寇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3、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4、百济王丰脱身奔高丽,王子忠胜、忠志等帅众降,百济尽平,唯别帅迟受信据任存城,不下。

5、探讨百济遗民的生活轨迹,既可加深对盛世唐朝民族融合的理解,且能推动在唐百济遗民学术研究的深入。

6、遭遇侯景之乱,百济使臣“哭于阙下”石阙见证了辉煌,却也见证了侯景之乱,和建康城一道亲历了火攻水淹等诸多毁灭性的灾难。

7、数量庞大的百济遗民产生后,流入不同区域。

8、第二章论述百济遗民相关的历史背景。

9、第三章主要是对百济遗民流向的梳理和被安置状况进行的论述。

10、跟耽罗人攻打牧场的时候,闹哄哄的一拥而上不一样,百济人的前军先是由刀盾兵为前驱,跳荡兵隐在刀盾兵军阵之间,长枪手紧随其后,再后面又是弓手。

11、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各流入地对百济遗民的安置政策。

12、本剧以百济王室波澜壮阔的家族史为背景,描写了百济武宁王女儿守百香命运交错的一生。

13、等到李世民来到平壤城,这些使臣更是天天求见,可是李世民心头不爽那百济开战之时的首施两端,一直不让百济使团觐见,这可把百济使团急坏了。

14、兴首多次劝阻扶余义慈不要整天沉湎酒色,废弛政务,而触怒百济王,要不是扶余孝的求请,恐怕兴首的罪名就不只是流放了。

15、2月27日,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坛黄坡也进行了开年饭活动,村民热热闹闹吃喝玩乐。

16、曲六郎率领二十艘大船,三十艘海狐船牢牢跟住百济船队,不时击沉一艘,一直追击到百济海岸附近才返航。

17、本章还阐述了百济遗民在唐朝和日本的融合状况。

18、百济遗民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19、徐雨将在剧中饰演成熙的角色,成熙是一个希望用自己的美貌和能力控制百济国的野心重重的角色。

20、仍令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与定方讨平百济,俘其王扶余义慈,献于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