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jì
注音一 ㄐ一ˋ
繁体一跡
⒈ 参见:一迹,一迹。
⒈ 见“一迹”。亦作“一跡”。
⒉ 一条或一个印迹。
引《淮南子·氾论训》:“是故圣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实从事於宜,不结於一迹之涂,凝滞而不化,是故败事少而成事多。”
《史记·酷吏列传》:“南阳 吏民重足一迹。”
⒊ 谓人的一言一行。
引宋 张载 《横渠易说·繫辞上》:“凡有一迹出,则便有无限人议论处。”
⒋ 犹言一至。
引《宋史·傅楫传》:“道除太学博士,居四年,未尝一跡大臣门。”
1、灾难的第一迹象是一只死羊顺流而下,接着一匹活马勇敢地与水搏击。但我们担心,洪水力量将使它上岸之前就筋疲力尽了。
2、灾难的第一迹象是一只死羊顺流而下。
3、灾难的第一迹象是一只死羊顺流而下,接着一匹活马勇敢地与水搏击。
4、杜若微微一震,骤觉一缕灵光在脑际闪动,忙凝定心神去捕获那灵光,然而脑际转瞬童山濯濯,恍如飞鸿踏雪泥似的没有一迹爪印,连激起的吉光片羽也迹象全无。
5、因此在抗战期间内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鳞一爪,工作上的一痕一迹,意识上的一思一感,都觉得特别具有较深远的意义,格外值得回味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