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


拼音yī jī
注音一 ㄐ一

繁体一積
词性数量词

一积

词语解释

一积[ yī jī ]

⒈  表数量。用于积聚的物件。犹一叠或一串。

引证解释

⒈  表数量。用于积聚的物件。犹一迭或一串。

《南史·吉士瞻传》:“始 士瞻 梦得一积鹿皮,从而数之,有十一领,及觉喜曰:鹿者,禄也,吾当居十一禄乎?”
《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庄宗 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 继笈 为 承业 起舞,舞罢, 承业 出宝带、币、马为赠, 庄宗 指钱积呼 继笈 小字以语 承业 曰:‘ 和哥 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

国语辞典

一积[ yī jī ]

⒈  一堆、一叠。

《南史·卷五五·吉士瞻传》:「士瞻梦得一积鹿皮,从而数之,有十一领。」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卖胡粉女子》:「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

分字解释


※ "一积"的意思解释、一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全球气候变暖也使内华达山脉的积雪场不断融化,而一直以来,这一积雪场都是加州规模最大的地表水储备地。

2、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3、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4、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5、一诗一词一陶醉,一书一画一体会,一字一句一学识,一悟一通一欣慰。一朝一夕一省身,一德一品一积汇。一心一意一追求,一生一世一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