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róng

军容


拼音jūn róng
注音ㄐㄨㄣ ㄖㄨㄥˊ

繁体軍容

军容

词语解释

军容[ jūn róng ]

⒈  本指军队的武器、装备。后用以指军队的气象威仪和军人的仪容、纪律等。

军容整肃。

soldier's discipline;

引证解释

⒈  指军队和军人的礼仪法度、风纪阵威和武器装备。

《司马法·天子之义》:“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文选·左思<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刘逵 注:“军容,军之容表,言矛剑等也。”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巖廊。”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史弼授中宪大夫制》:“矧乃职在庶蕃,何难整军容于牧马。”

⒉  官名。军职。 南北朝 时已有。中 唐 后为观军容使的简称。

《南齐书·桓康传》:“宋 大明 中,随 太祖 为军容。”
《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皆军容事,宰相何与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卑吏面奉军容处分, 裴秀才 非状元,请侍郎不放。”

国语辞典

军容[ jūn róng ]

⒈  指整个军队的仪容、气象、纪律而言。

《文选·左思·魏都赋》:「其军容弗犯,信其果毅。」

分字解释


※ "军容"的意思解释、军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她头上束一条“抹额”,又称“抹头”,这束在额上的巾,是行军的用品,又称军容抹额。抹额的颜色可分别军人的属队和军阶,到宋以后才成为一般饰物,至明而盛行。西西

2、一个军容不整,似乎不自量力,瘦弱不堪,装备差劲的中国军人,就是这群人抵抗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

3、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4、武工队的军容和素质与民兵完全不同.

5、在分列式中,受阅部队军容严整、意气风发,迈着铿锵的步伐经过阅兵台,刚劲有力的摆臂,协调一致的步伐,响彻如雷的呼号,无不洋溢着青春的生机。

6、鼎盛的军容足以令人丧胆亡魂。

7、对着军容镜,我发现我好像和入伍前有所变化,我摸了摸身上的肉,也发现更加的结实了。

8、记者在现场看到,每次考核结束,大家都是军容严整、列队整齐地返回营区,高亢的口号和军歌声折射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9、训练场上,正在组织军姿训练的三军仪仗队军容严整、岿然不动,如雕塑、似丛林。

10、反正绿蛆军容壮盛也骂,军容阳痿也骂,拚死都要骂,骂到吐血还骂。

11、营盘之中,来往的军士车攻马同,气势如虹,当真是好一副军容

12、, 后来,王陵基、杨森等人的川军部队,陆续改掉了原来的痞子样,穿起二尺半的灰布军装,军容整齐,训练严酷,开始像涓涓水流,源源不断汇集,奔赴前线。

13、为此,仪仗兵在训练中总结出一首“五子歌”——身子上挺顶帽子,拔军姿贴墙根子,检查军容照镜子,腰不当家别棍子,头型不正别针子。

14、军队还有和平时期的整的军容,几乎像和平时期准备检阅似的,只是服装上带有耀武扬威和开战之初常有的那种兴奋和精明强干的神情。这便是战争初期。

15、(背手、袖手、插手)这是军容风纪;还有“三相”。

16、军容严整,气势如虎,旌麾所指,十荡十决;也正是因为他“狼军”。

17、斯年春天,他还曾起兵四十万,亲征孙权,旋即退兵,说对方军容严整,难以取胜,好奇葩的借口。

18、难怪张弘范百战百胜,经此大败,军容反倒比之前更强,胜不骄,败不馁,确实了不起,我大宋若有一人可比,恐怕也不会如此了。

19、但*弯《联合报》27日评论称,连战参加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典礼,登楼观看解放军的壮盛军容,不利于岛内社会观感,甚至可能冲击国民党的选情。

20、, 相较魏博军队兵强马壮,那支军队落魄得多,甲衣旌旗黯淡,人与战马垂头踽踽而行,然纪律严整,维持着军容不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