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nyīng

簪缨


拼音zān yīng
注音ㄗㄢ 一ㄥ

繁体簪纓

簪缨

词语解释

簪缨[ zān yīng ]

⒈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不将萝薜易簪缨。——张悦《浥湖山寺》

hat and ornaments;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的冠饰。比喻显贵。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 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鷁路頽风,想簪缨於几载?”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明史·儒林传序》:“其他簪缨逢掖,奕叶承恩,亦儒林盛事也。”
茅盾 《动摇》三:“陆 家可说是世代簪缨的旧族。”

国语辞典

簪缨[ zān yīng ]

⒈  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南史·卷二一·王弘传·论曰》:「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
《三国演义·第六〇回》:「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

分字解释


※ "簪缨"的意思解释、簪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因簪缨世胄,门第高贵,大有去天五尺的显赫气势。

2、簪缨世家的公子哥儿,龙袍是穿不得的,下雪天御寒用的氅衣倒是常见,只是这面料罕有。

3、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

4、倭寇不除何以家为,国仇未报负此头颅!大汉簪缨同心驱寇,中华冠冕合力救国!这不仅仅是一幅幅字画,更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

5、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

6、闽晋安林十世林茂于隋文帝开皇三年任右丞,定居蒲田北螺村,子孙遂成阀阅,经文纬武,奕世簪缨,显贵南国。

7、马园巷是常州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群之一,这里幽静整洁,多石库门第,多诗礼簪缨之族和钟鸣鼎食之家。

8、承宝运,驯致隆平。鸿庆被寰瀛。时清俗阜,治定功成。遐迩咏由庚。严郊祀,文物声明。会天正、星拱奏严更。布羽仪簪缨。宸心虔洁,明德播惟馨。动苍冥。神隆享精诚。

9、在廊桥水乡,青砖碧瓦掩映在阔树浓荫之中,让人顿感一股书卷之气迎面扑来,而不远之处的重大校园,俨然构成了诗礼簪缨之族的浓烈背景。

10、两李阀阅名家,簪缨世胄,家中广有资财,文武皆精;心志恬淡,偏又都是性情中人。

11、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12、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

13、金陵雨花石,质佳量丰,设在这里的曹家江宁织造署,钟鸣鼎食,诗礼簪缨,是不可没有珍藏的雨花石佳品作为厅堂摆设的。

14、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文风日炽,书风盈巷,历史上有过科甲相望、簪缨世族的盛况,当代也是英才辈出。

15、这老房子的凄凉景象,活画出世代簪缨的大家,于今已是衰落了。

16、圣母銮舆出娲宫,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

17、摘要名门望族与学术文化密不可分,清代常熟望族翁氏科第联翩,簪缨不绝,艺文成就卓著

18、,它是通过这个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金粉世家”。

19、张家是徐州的簪缨门第,和曹士选的关系千丝万缕。

20、相州韩家是世代簪缨之族,韩琦子孙三代为宦,家资巨富,难以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