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n

玉簪


拼音yù zān
注音ㄩˋ ㄗㄢ
词性名词

玉簪

词语解释

玉簪[ yù zān ]

⒈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头”

jade hairpi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玉篸”。

⒉  首饰。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头。

《韩非子·内储说上》:“周 主亡玉簪,令吏求之。”
《西京杂记》卷二:“武帝 过 李夫人 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明 李爱山 《南珍珠马·闺情》套曲:“响噹噹菱花镜碎玉簪折。”

⒊  借指美人。

清 陈维崧 《中兴乐·秋夜》词:“分明有箇玉簪,花底暗舀新凉。”

⒋  比喻山峰。

语出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宋 范成大 《赠赵廉州》诗:“少待佳晴看山去,玉篸高插翠云丛。”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目,戏愁供恨,玉簪螺髻。”

⒌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宋 陆游 《园中观草木有感》诗:“木笔枝已空,玉簪殊未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玉簪》:“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六:“但现在,只有蜷伏在 太湖 石脚的玉簪,挺着洁白的翎管。”

国语辞典

玉簪[ yù zān ]

⒈  首饰,玉制的发簪。

南朝梁·刘孝威〈妾薄命〉诗:「玉簪久落鬓,罗衣长挂屏。」

⒉  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属,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约一公尺。叶大,呈绿色,卵形。六、七月开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头,有香味。其叶可治蛇伤,花可治喉痛。

德语Hosta plantaginea

分字解释


※ "玉簪"的意思解释、玉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金叶垂槐、红叶椿、红王子锦带、“法兰西”玉簪、“金冠”玉簪过去在天津很少露面,今年将逐步扩大其栽植面积。

2、借着个人专场,他从老师那里学来了小全本的《白罗衫》、《玉簪记》,好不开心。

3、告别了如和服女子髻上碧玉簪环的濑户内海江户湾,回到烟波渺迷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在湖心岛步出“我心相印”。

4、他乌发高挽斜插着一只玉簪,锦衣绸衫,华贵非凡,身材高大健壮,不似其他少年般娇弱,俊气而健美,力与美相得益彰,让众娘子军眼中星火生辉。

5、作为昆曲发源地的专业院团,苏州昆剧院创排的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西厢记》影响甚大,在国内外演出备受欢迎,获得过多种奖励和资助。

6、其中玉簪有机茶以上市早、质量优、价格适中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 玉簪茶先后在上海、宁波、杭州等地茶叶博览会中获奖。

7、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8、比如,从4月29日至4月30日的昆曲《玉簪记》,5月初的舞台剧《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以及首次来重庆演出的加拿大太阳剧团全球巡演等。

9、当时的玉簪、玉环、玉璜、玉块一类是装饰用玉,为人所共知;而龙、玉鸟等可能为图腾神物,玉琮、玉璧等为宗庙礼器,具有宗教或权力的象征意义。

10、一袭清代服装、雍容华贵的旗头、清新大方的玉簪,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女主角,而是网友熙熙的《步步惊心》穿越照打扮。

11、原定于2014年4月29日,30日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剧院演出的昆曲青春版《玉簪记》女主角沈丰英身体不适,经诊断不能出演,现已入住苏州第一人民医院。

12、古丽夏娜指着远处一棵隐藏在丛林中的雄奇榆树,说道“传说早年王母娘娘投入天池的玉簪,就化成了这颗榆树。

13、园林部门说,金叶垂槐、红叶椿、红王子锦带、“法兰西”玉簪、“金冠”玉簪过去在天津很少露面,今年将逐步扩大其栽植面积。

14、她头梳堕马髻,密集地插着六支两寸长的玉簪,或碧绿晶莹,或白玉无瑕,或赤红如火。

15、结果表明凤眼莲对氮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要好于紫萼玉簪

16、反手细细挽了惊鸿归云髻,发髻后左右累累各插六支碧澄澄的白玉簪,做成一双蝴蝶环绕玉兰花的灵动样子。

17、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映衬妖姿,云缎丝柔披风掩素肌,发绾瑶台,缕金点缀,饰玉簪之,月容芳貌,堪比古云西施。

18、银针三十只,血竭一只,半枫荷,苍术,雷公藤各三只,紫玉簪五株,土贝母四个。

19、此外,*弯梅派名角魏海敏还将与大陆演员同台演出《贩马记》、《玉簪记》等。

20、研究为玉簪属植物在园林中的栽培应用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