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后发制人后发制人的意思
hòuzhìrén

后发制人


拼音hòu fā zhì rén
注音ㄏㄡˋ ㄈㄚ ㄓˋ ㄖㄣˊ

成语解释 后发制人

繁体後發制人
词性动词 成语


后发制人

词语解释

后发制人[ hòu fā zhì rén ]

⒈  意为先让对方动手,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然后再进行反击,战胜对方。

gain mastery by striking only after the enemy has struck;

引证解释

⒈  谓先让一步,视其弱点,然后制服对方。

语本《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楚 汉 成皋 之战、 新 汉 昆阳 之战…… 秦 晋 淝水 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陈毅 《枣园曲》:“深知人心有向背,敢后发制人歼强虏。”

国语辞典

后发制人[ hòu fā zhì rén ]

⒈  先让一步,静观其优劣,然后再攻其弱点,一举制伏对方。

如:「他头脑冷静,遇事常能后发制人。」

先发制人

分字解释


※ "后发制人"的意思解释、后发制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慢慢的,当她不放心自己,才把生命托付给你的时候,你已经先发制人,先发离开。张嘉佳

2、坚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避其锋锐,击其惰归";"深沟高垒,立于不败之地"。

3、这里浮现出来了一个重要的阅读问题,就是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是错误的,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那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余华

4、奥古拉仗着强悍防御,一向喜欢等别人打累了他才后发制人,可这次大意之下,整个身体几乎要被压碎。

5、因此,中资银行必须抓紧时间和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后发制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

6、于是在其他人喝得七颠八倒的时候,他来了个后发制人,拿出了一瓶六斤装的轩尼斯,给每个人的水杯倒满,带头一饮而尽。

7、结果半个月后,本着后发制人的原则,第六个货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搞来了一台21寸二手索尼珑管CRT,顿时鸡窝里飞来了凤凰,全楼震惊。

8、俗话说:先声夺人;俗话又说:后发制人!做事说话抢先一步,可能会占得先机,但却往往露出破绽,给对手可乘之机。故遇事不妨冷静下来,静观其变,以后发制人

9、在这次辩论中,我们采取引蛇出洞,后发制人的办法,掌握了对方的弱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反击,从而取得了胜利。

10、坚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避其锋锐,击其惰归";"深沟高垒,立于不败之地"。

11、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12、坚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避其锋锐,击其惰归";"深沟高垒,立于不败之地"。

13、坚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避其锋锐,击其惰归";"深沟高垒,立于不败之地"。

14、鉴于近年来气候变化无常,秋行夏令,专家提醒,要在不失时机地利用降雨蓄水防旱的同时,务必警惕汛情后发制人出现前旱后涝。

15、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16、坚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避其锋锐,击其惰归";"深沟高垒,立于不败之地"。

17、坚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避其锋锐,击其惰归";"深沟高垒,立于不败之地"。

18、战争爆发前,他留出一定和平斡旋空间,坚持后发制人,给人以被迫应战的印象,为其后来的军事行动赢得了部分时间和人心。

19、这个黑暗,神秘的调色板与触及的辉煌色彩,如藏红花,黄色,翡翠绿,紫水晶紫色和后发制人锈病创造了一个惊人和完全迷人的外观-独特的魅力。

20、正事反做,独辟蹊径;正义反攻,后发制人;正话反说,加深理解;正宗“反”串,真挚祝福,6.9反转日,祝你:霉运反转,好运涌来,天天开心,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