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 xiǎng
注音ㄐ一ˋ ㄒ一ㄤˇ
⒈ 供奉祭品祭神。
英sacrifice;
⒈ 陈列祭品祀神供祖。
引《逸周书·周月》:“至於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 夏 焉。”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来祭享。”
《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上深悼之,丧歛祭享有加礼。”
茅盾 《参孙的复仇》:“有一天, 非利 土人的首领们召聚了他们的族人,祭享他们的大神。”
⒈ 陈设祭品,敬神供祖。
引《逸周书·卷六·周月解》:「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
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颓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来祭享。」
1、他们用这些书里规定的仪式祭祀祓除,让国家和私人都相信,假设犯下了罪孽,可用祭享和赛会为生者赎罪.
2、祖宗基业,弃之可惜,陛下父母兄弟,蒙尘沙漠,日望救兵,西京陵寝,为贼所占,今年寒食节,未有祭享之地。
3、除对满清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
4、到18世纪,书院的讲学功能逐渐丧失,而祭享成为其主要功能。
5、任安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
6、癸卯寅时,太庙屋坏,移神主于太极殿,上素服避正殿,辍朝五日,日躬亲祭享。
7、公氏对于上天是有功劳的,你要很虔诚地祭享啊!
8、西京陵寝为贼所占,今年寒食节未有祭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