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í xīn zài kǒu
注音ㄊ一ˊ ㄒ一ㄣ ㄗㄞˋ ㄎㄡˇ
成语解释
提心在口
词性成语
⒈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⒈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引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则听的声麄气喘如雷吼,諕的我战兢兢提心在口。”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堂前巧辩》:“谁许你胡行乱走,一任的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梁斌 《播火记》十九:“他猛醒了一下,觉得失了口。立时提心在口,回过头向左右看了看,见并没有别人,才放下心来。”
⒈ 形容心理上、精神上担忧恐惧,无法平静下来。元·王实甫元·无名氏也作「提心吊胆」。
引《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只著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朱砂担·第二折》:「则听的声粗气喘如雷吼,諕的我战战兢兢提心在口。」
1、桥下浊浪翻滚喧声若雷骇人视听,走在桥上的鬼魂无不战战兢兢左闪右晃提心在口。
2、一百十七、我们进入北极圈的边缘,便感到提心在口,浑身颤抖不已。
3、三天尊突然驾幸东海体察民瘼,玉帝诚惶诚恐提心在口,好似小媳妇突然站在了公婆面前,浑身的不是只得尽由人挑了。
4、我们进入北极圈的边缘,便感到提心在口,浑身颤抖不已。
5、百姓们整日家惶惶然提心在口,无时无刻不敢懈怠,防备着随时可能临头的血光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