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词语解释
董仲舒[ dǒng zhòng shū ]
◎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曾建议汉武帝废除各家之学,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都以儒学为正统。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提出“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国语辞典
董仲舒[ dǒng zhòng shū ]
◎人名。(西元前179~104)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分字解释
※ "董仲舒"的意思解释、董仲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反对董仲舒以来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价值观,主张学术文化,“贵致其实”。
2、由这段话开始了汉代政治历史的演变,有叔孙通、公孙弘、董仲舒,然后就有了汉武帝的复古更化。
3、虽有汉董仲舒罢黜百家,但巫医鬼事,《史记》中连篇累牍,俯拾即是。
4、然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终究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之久。
5、董仲舒有和叔孙通一样的圆滑的头脑,同时更具有战略眼光。
6、唐代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人性论,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
7、天命灾异是董仲舒之天的哲学的重要内容。
8、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董仲舒
9、董仲舒大力推阐《公羊传》“微言大义”。
10、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11、董仲舒学有“源委”,曾说过:“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2、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
13、孔夫子读书“发奋忘食”,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求学问的精神。
14、一时舆论喧嚣,各地儒生群起响应,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级人物站台力挺。[造句 网]
15、它肇始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中经春秋战国儒家传扬的“为政以德”,形成于董仲舒的“德主刑辅”。
16、董仲舒对于灾异的解释,有变即有常。
17、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
18、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董仲舒
19、后汉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经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一时舆论喧嚣,各地儒生群起响应,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级人物站台力挺。
相关词语
- dǒng shì zhǎng董事长
- bù zhī dīng dǒng不知丁董
- gǔ dǒng fàn骨董饭
- gǔ dǒng diàn骨董店
- gǔ dǒng náng骨董囊
- dǒng dū董督
- dǒng xiàng táo yāo董项陶腰
- guǐ dǒng hú鬼董狐
- xué dǒng学董
- dǒng bì wǔ董必武
- dǒng dǒng董董
- dǒng kuí董馗
- sī dǒng司董
- gǔ dǒng骨董
- gǔ dǒng pū骨董铺
- gǔ dǒng gēng谷董羹
- gǔ dǒng gēng骨董羹
- měng dǒng懵董
- xiāng dǒng乡董
- shēn dǒng绅董
- zhòng gōng仲弓
- zhòng jiù仲舅
- xià zhòng yáng夏仲阳
- zhòng ní仲尼
- bó zhòng zhī jiān伯仲之间
- zhòng xià dēng gāo仲夏登高
- zhòng cháng仲长
- bó zhòng jiān伯仲间
- zhòng shāng仲商
- zhòng shū仲叔
- kūn zhòng昆仲
- zhòng shān仲山
- zhòng yún仲云
- zhòng qiū仲秋
- zhòng yè仲夜
- jiāng zhòng zǐ将仲子
- zhòng zǐ仲子
- zhòng xiōng仲兄
- zhòng xióng仲熊
- zhòng yóu仲由
- zhòng shū仲舒
- shū yán舒颜
- huí shū回舒
- wù shū雾舒
- shū jí舒疾
- shū jǐ舒戟
- juàn shū卷舒
- shū jí舒急
- shū fèn舒愤
- shū shū摅舒
- shū zhì舒遟
- shū ān舒安
- xī shū曦舒
- shū tài舒泰
- shū xīn舒心
- qīng shū清舒
- shū cuì舒脆
- sù shū素舒
- shū qíng舒情
- shū chí舒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