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


拼音yǔ tǐ
注音ㄩˇ ㄊ一ˇ

繁体語體

语体

词语解释

语体[ yǔ tǐ ]

⒈  即白话。与文言相对。

引证解释

⒈  即白话。与文言相对。

蔡元培 《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文章的开始,必是语体,后来为要便于记诵,变作整齐的句读,抑扬的音韵,这就是文言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九:“所以用文言写固然有病,如果用语体写,还是有同样的病。”
阿英 《<现代名家随笔丛选>序记》:“刘复 的《南归杂话》,可以说是语体随笔的最古老的作品。”

分字解释


※ "语体"的意思解释、语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科技论文不仅允许模糊限制语存在,而且还依赖于模糊限制语体现论述的精确性、可靠性和礼貌性。

2、本文通过综述及物性系统以及小句空位填充,探索如何通过名词化的使用完成从口语体到书面语体的过渡。

3、因此,在保障语体文作为现在语文教学主体的前提下,也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4、文件是一种以语体文为原则的应用文体,兼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的一般特点。

5、其次,出版社较能发挥的古韵文和语体文,也因为ABC选文分级而逐渐趋同,大家都选安全牌,没人敢作出头鸟。

6、简言之,翻译中应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根据原文本体裁、语体、风格的不同特点,将再现和表现结合起来,以期创造出理想的译品来。

7、中文百科全书具有独特的“辞书语言”语体特征.

8、文体,一律采用语体文,力求严谨、简洁、规范。

9、尖团音的分合,既与说话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社会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词频、语境等语体因素息息相关。

10、本文拟藉助文学理论中文体与语体的概念分析这些著作写作的方式,乃至于其中展现的思想内容。

11、他一生都在摸索如何写出最地道的语体文,斟字酌句,不敢有一点马虎。

12、即便在近现代的悼亡散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忆语体”散文的灵性与影子。

13、第二章是对口语体功能的探讨。

14、圣经诗歌汉译经历了翻译主体的更替和语体的演变,呈现出从散文体到新诗体、再到“以诗译诗”的文学化的演进。

15、语体是一种历史现象。

16、我参加了一个睿智的灵性导师指导的禁语体验营。

17、把词汇单位的认知模式与构成各语体和题材篇章的认知内容作比较是可能的。

18、一、黎明气象,二、战斗的精神,三、比语体文更通俗的文体。

19、按语体学理论,服务于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语言体式可以划分为科学语体和艺术语体

20、据季老这时期教的学生杨思荣回忆,他在这里教的国文课,包括语体文和古典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