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yán

听言


拼音tīng yán
注音ㄊ一ㄥ 一ㄢˊ

繁体聽言

听言

词语解释

听言[ tīng yán ]

⒈  谓听取谏劝之言。

引证解释

⒈  谓听取谏劝之言。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
郑玄 笺:“见道听之言,则应答之。”
高亨 注:“言,指諫劝的话。”
《韩非子·扬权》:“听言之道,溶若甚醉。”
《后汉书·申屠刚传》:“臣闻 成王 幼少, 周公 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
宋 刘炎 《迩言》:“听言用諫之道,惟 文帝 得之。”

分字解释


※ "听言"的意思解释、听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田陌听言,面上也未作色,说完,伸手抓着身后墨兰的手腕,便是径直往右侧的大厅走去。

2、步骘听言,便是沉吟下来,眉头深锁,前方不远便是皖城,这吕布在徐州一役中,奇计颇多,此番江东兵少,岂会未有布置。

3、朱守听言惊呆了,嘴中的唾液腺受到了某种刺激超常工作,他咽了一口唾沫,不想唾液走错了道进了气嗓,他猛烈地咳嗽起来。

4、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5、其人听言大怒,把旗一展,众兵无数,漫山塞野而来,将五百人马及金宝物件尽皆劫夺,往密松林内去了,止剩下程敬思一人一马,在旷野放声大哭,遂跳下马来,解脱缰绳,欲向林中自缢。

6、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吕坤

7、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8、汉听言未毕,便跃然起坐,裹创出帐,椎牛飨士,下令军中道:“贼众虽多,统皆乌合,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并没有什么忠义。

9、孙权听言,顿觉如芒刺在背,便扶住母亲,也往后殿急走,吴国太又喝他道:“你跟我做什么?还不快去看看情况,让你的人赶快停手?”。

10、田陌听言,心中蓦然一动,自然停步转身,却见一位身形昂藏的大汉向着自己走来,正是那位造化级的武士,其却是一人独来。

11、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吕坤

12、傅恒的确没有怎么样,做了二十多年首席军机大臣,他一直都乖乖地听大舅哥的话,直至乾隆三十五年时去世。有了小舅子带领军机处多年来不辞辛劳地认真办差,乾隆帝才能自信地说出这样的话:“乾纲独断, 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 一切用人听言, 大权从未旁假。”清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皇权,于斯为盛。

13、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陈继儒

14、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