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予


拼音qǔ yǔ
注音ㄑㄨˇ ㄩˇ

取予

词语解释

取予[ qǔ yǔ ]

⒈  拿取和给予。

取予随心。

take and giv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取与”。收受和给予。

《管子·幼官》:“著於取与之分,则得地而不执。”
《汉书·司马迁传》:“然僕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作“取与”。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观取与於宜适,谓虚实於言行,考操业於闺閫,校始终於信効,善否之验不亦易乎!”
宋 苏辙 《民政上》:“臣愚以为严赏罚,勑官吏,明好恶,慎取予,不赦有罪,使佛老之福不得苟且而惑其生。”
《明史·朱希周传》:“性恭谨,不妄取予。”

⒉  形容操琴时内收和外放的指法。

宋 文天祥 《胡笳曲序》:“庚辰中秋日, 水云 慰予囚所,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观也。”

分字解释


※ "取予"的意思解释、取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商之道:智不足以通权变,勇不足以临机决断,仁不能取予自如,强不能守定心志,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孙皓晖

2、好几亿的法力,如果到了自己身边,那还不是予取予夺,随心所欲。

3、命运一向在女人间予取予携,现在遇上一个不把他放在眼内的丽堃,却反心痒难熬。

4、好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竟敢逼苏某挥刀自尽,哼,今日苏某就拿你做那让人予取予夺的炉鼎!

5、他财大气粗,没人敢得罪他,只好任他予取予求。

6、除非美国能拉动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加入其阵营,否则中国依然能在大部分市场予取予求。

7、他们给我们一个讯息…。他们可以予取予求。

8、不会在予取予夺,而是把他放在了一点的高度来看待,毕竟就算是主要依靠肉身力量来战斗的大妖,有时候也会需要借助灵器的力量。

9、想来这位太宗皇帝与他哥哥一般无二,天下少女任他予取予携仍不满足,却偏偏喜欢他**室。

10、这样的女孩遇到喜欢的男生,自然有予取予夺的姿态,所以会在马赛面前那么嚣张……徐小桃报告说马赛很是沉闷了一阵子,每天恹恹的,罗花花找他他也不理。

11、人类只不过是深夜潜入的窃贼,在土地上予取予求。

12、立委批评金钱外交就如同抱薪救火,对方有所仗恃,当然予取予求了。

13、李越并非鲁莽之人,自是明白仙道机缘,无不是向他人予取予夺的道理,自己行走在外,肯定会慎言慎行。

14、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类别:道德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15、我们的把柄在他手上,只好任他予取予求。

16、不会大张旗鼓地凭借现代概念去一博芳心,傲视花丛,予取予夺;不会先知先觉地预测历史事件结果而先发制人,以彰显英明神武。

17、在其他国家里面,政府的介入也许被认为是负责任的表现,在美国却被看作是政府对人民予取予夺的象征。

18、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坚持都没有,该强硬的时候不敢强硬,那最终只会被美丽女人狠狠的骑在身下,尽情蹂躏、压榨,予取予夺。

19、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20、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