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与


拼音qǔ yǔ
注音ㄑㄨˇ ㄩˇ

繁体取與

取与

词语解释

取与[ qǔ yǔ ]

⒈  见“取予”。

引证解释

⒈  见“取予”。

分字解释


※ "取与"的意思解释、取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先生设教以勤俭敬信为训,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鸽的,以出处进退辞受取与为人生大节,俭以养廉为立品之始。

2、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选择,取与舍,对与错,交织着你的人生轨迹。

3、中国古代的砚滴多取与水有关的动物形象,此砚滴则为兔形,兔为月的象征,而月属阴,也与水有关。

4、目的:总结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有关供体切取与修剪的方法。

5、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於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易,其於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

6、“您”字未推广开使用时,有的人就音借字,取与口语同音的“恁”(《集韵》平声二十一侵,尼心切)字,做口语的“您”用于书面语言中。

7、在这一动一静,一弛一张之间,彰显的是老师们进与退、取与舍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也是重庆十一中老师课堂谋略的生动体现。

8、钟光传102岁,妻子李氏95岁,四代同堂,“生平持躬谨愿,待人忠诚,境遇虽艰而取与不苟”,的确称得上“德劭年高”。

9、《弟子规》的“凡取与,贵分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座右铭。

10、博尔顿强调,决议还要求联合国成员国防止向北韩导弹项目转交资源以及禁止从北韩购取与导弹有关的物品。

11、对其为人的评价是“生平持躬谨愿,待人忠诚,境遇虽艰而取与不苟”,完全配得上“德劭年高”的称颂。

12、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13、分别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土壤阻力传感器、农具提升高度传感器、主控制阀位移传感器信号的测取与处理以及单片机控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