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斯民


拼音sī mín
注音ㄙ ㄇ一ㄣˊ

斯民

词语解释

斯民[ sī mín ]

⒈  指老百姓。

引证解释

⒈  指老百姓。

《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分字解释


※ "斯民"的意思解释、斯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士不居官终爱国”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无负于斯世斯民”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根本宗旨。

3、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4、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5、这么看来,文丞相临危受命,获传儒家功法,正预示了这近百年来天下纷乱,我华夏山河任由异族践踏,汉人倍受欺凌压迫,黎庶涂炭,悲哉斯民!

6、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部,使知朕意。

7、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8、“迎闯王,不纳粮”这一口号,说明李自成是膏泽斯民的。

9、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10、文景继统,不改高祖之政,务在养民,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11、海瑞视斯民如己饥寒,若金在冶,虽百炼而俞坚;俟河之清,奈九泉之莫及。

12、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

13、昔子舆氏当战国时,息邪说,距设使有志功名,出其文经武纬之才,以拯斯民之水火饥溺,其勋业吾知其必有观也。

14、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15、中流砥柱, 力挽狂澜 ,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