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jí mín pín
注音ㄉ一ˋ ㄐ一ˊ ㄇ一ㄣˊ ㄆ一ㄣˊ
成语解释
地瘠民贫
繁体地瘠民貧
词性成语
⒈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⒈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引清 刘大櫆 《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国藩 量移畿甸,已及周期,地瘠民贫,无可设施。”
《解放日报》1946.4.28:“这些业绩表现在以地瘠民贫的边区,居然……能够做到人民无饥寒之虞,向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迈进。”
1、新宁南与广西全州接壤,西北为城步、武冈,境内汉、苗、瑶等各民族杂居,地瘠民贫,人民终岁劳苦,而不得温饱。
2、烦心的是总向我讨要粮草,西北地瘠民贫,粮食不足。
3、这里地瘠民贫,偏僻闭塞,盗贼横行。
4、这里地瘠民贫,偏僻闭塞,盗贼横行。
5、他深感封地河南土旷人稀,地瘠民贫,便从当地丰富的野生植物中,查出荒年可以采来充饥。
6、与目前地瘠民贫,纵观数千年中国史,从未有如北方那样出现过威胁中原王朝民族的西北相比,黄琼心中认为真正称得上朝廷心腹大患的是东南边。
7、元谋县地瘠民贫,二十万人都多了。
8、新宁南与广西全州接壤,西北为城步、武冈,境内汉、苗、瑶等各民族杂居,地瘠民贫,人民终岁劳苦,而不得温饱。
9、元谋县地瘠民贫,二十万人都多了。
10、旧昌平运额共十八万石有奇,今止十四万,密云仅得十万,惟赖召商一法,而地瘠民贫,势难长恃。
11、西北地广人稀,地瘠民贫,环境十分恶劣。
12、西北地广人稀,地瘠民贫,环境十分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