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刑狱


拼音xíng yù
注音ㄒ一ㄥˊ ㄩˋ

繁体刑獄

刑狱

词语解释

刑狱[ xíng yù ]

⒈  犹刑罚。

引证解释

⒈  犹刑罚。

《左传·文公六年》:“正法罪,辟刑狱。”
《晋书·元帝纪》:“其有政绩可述,刑狱得中……各以名闻。”
宋 王安石 《上曾参政书》:“阁下必欲使之察一道之吏,而寄之以刑狱之事,非所谓因其材力之所宜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四章:“生人刑狱之惨苦,终无由去也。”

分字解释


※ "刑狱"的意思解释、刑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必须承认,对淫秽信息的惩罚确是比较苛刻的:淫秽的发行物将导致刑狱

2、孙延世到本路告状,本路提点刑狱司把此案交眉州通判黄莹审理。

3、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

4、廷尉是汉代掌管刑狱的最高职官。

5、唐代的“道”是朝廷定期或不定期派遣的单一监察体制,而宋代“路”级监察不仅有了固定机构,而且由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多部构成。

6、但孔子有种说法,叫“哀矜勿喜”,是一种专门针对刑狱的心态。

7、命骆俊为督邮,掌管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

8、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官、提点本路刑狱等,均有治绩。

9、相对的,契丹方面,主政的太后则选贤任能,注重刑狱,劝谋农桑,政情平稳,也无可乘之衅。

10、五府府尹单独设立,各道设观察使统管民政,设度支使管财政,设按察使管刑狱,设节度使管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