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tiáo gòng guàn
注音ㄊㄨㄥˊ ㄊ一ㄠˊ ㄍㄨㄥˋ ㄍㄨㄢˋ
成语解释
同条共贯
繁体同條共貫
词性成语
⒈ 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⒉ 谓行事相仿,可以相提并论。
⒈ 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引《汉书·董仲舒传》:“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
《野叟曝言》第六二回:“文素臣 同 田氏 等在安乐窝,听 水夫人 讲忠孝仁三字同条共贯。”
章炳麟 《文学说例》:“同条共贯,无取於甘辛相忌也。”
⒉ 谓行事相仿,可以相提并论。
引唐 李白 《大猎赋》:“登封於 太山,篆德於 社首,岂与乎七十二帝同条而共贯哉?”
⒈ 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引《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
1、在这次突击任务中,同志们同条共贯,通力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与那种蜷缩在螺丝壳中咀嚼个人小悲欢的作品,与那种把劳动人民描绘得卑琐龌龊、『痞气』十足的作品,是难以同条共贯、同功一体的。
3、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欤?
4、盖以纷纭庞杂之各科学名词,欲使之同条共贯,引用便利,绝非一手足一朝夕之事……”。
5、他认为叶适思想的主轴从强调“道不离器”到措意当世之务,两者同条共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