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戍卒


拼音shù zú
注音ㄕㄨˋ ㄗㄨˊ


戍卒

词语解释

戍卒[ shù zú ]

⒈  防守的士兵。

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garrison soldier;

引证解释

⒈  戍守边疆的士兵。

宋 苏轼 《策断二》:“今 河 西之戍卒,惟患其多,而莫之适用。”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謫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於戍卒宜。”

国语辞典

戍卒[ shù zú ]

⒈  旧时守边的军士。

《文选·扬雄·羽猎赋》:「储积共偫,戍卒夹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默思失业途,因念远戍卒。」

守兵

英语garrison soldier

分字解释


※ "戍卒"的意思解释、戍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季父,你总不至于会相信仅靠这些戍卒、苦役就能夺取天下吧?

2、朕念及尔等多为先帝旧臣,暂不追究,限旬日内将戍卒解交咸阳,否则定当革职拿问。

3、徐泗戍卒擅自回归,势必造反叛乱,虽然没有皇上的敕令对他们进行诛讨,藩镇大臣应当因事制宜。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所以边塞地区戍卒战守、移民屯垦以及新辟疆土的郡县设置就成为汉语言扩展的主要标志。

6、陇山有戍卒戍卒亦不闲。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7、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雁门山,于制高点铁皮裹门以设关城,戍卒防守。

8、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9、他们知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思想,正是举兵起义的大好时机。

10、居延汉简中蕴涵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以补正文献记载,如烽和燧的应用、戍卒的来源及分工、屯田制、以及河西经济生活等。

11、而后张坤发布招兵榜文,打算将戍卒的编制招满,扩充到满编一千人。

12、其中,人头税——算赋及部分口钱,用于军械与军马的开支,供应军事装备;代役金——更赋,用于边塞和戍卒,供应边防;资产税——资赋,在战争爆发时供应战争的费用。

13、敦煌汉简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汉代敦煌郡戍卒的武器装备情况,可分为长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和防御器具四大类。

14、无数使节、戍卒、僧侣、艺人都要在这里查验身份,交换牒文,办理出关入关手续;商队络绎不绝,驼铃声声;各色人种,风云际会。

15、因为西北边郡地旷人稀,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开垦,而且人口又少,赋敛征收有限,再加上又征调了不少内郡的戍卒戍边。

1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7、记得当年大隋悍将史万岁因罪配发敦煌为戍卒,战无不克,名震西陲,突厥人听到“敦煌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