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粟


拼音jī sù
注音ㄐ一 ㄙㄨˋ

繁体積粟

积粟

词语解释

积粟[ jī sù ]

⒈  谓贮存谷物。

⒉  指贮存起来的谷物。

引证解释

⒈  谓贮存谷物。

《战国策·秦策四》:“无把銚推耨之势,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积粟厉兵,出入耕战。”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议守》:“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廩皆满。”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第二问》:“清句数矣,乏伍犹故也;积粟课矣,空廩犹故也。”

⒉  指贮存起来的谷物。

《韩非子·十过》:“城郭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无守具。”
《史记·李斯列传》:“斯 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廡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汉书·霍去病传》:“至 窴颜山 赵信城,得 匈奴 积粟食军。”

分字解释


※ "积粟"的意思解释、积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暗和张锋,进可讨贼,退可自守。

2、诏以往岁年谷不登,民多乏绝,令公私道俗,凡有贮积粟麦者,皆准口听留,以外尽粜。

3、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进可讨贼,退可自守。

4、吕独掌朝政,他任贤使能,信赏必罚,理财节用,积粟训兵,裁抑恩倖,搜选人材,大开谏路,总揽群策,使宋室开始复兴。

5、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进可讨贼,退可自守。

6、魏之临清,积粟之所,鄩引军将据之,遇晋将周阳五自幽州率兵至,鄩乃取贝州,与晋军遇于堂邑,鄩邀击却之,追北五十余里,遂军于莘县。

7、’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馀,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