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水气


拼音shuǐ qì
注音ㄕㄨㄟˇ ㄑ一ˋ

繁体水氣

水气

词语解释

水气[ shuǐ qì ]

⒈  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指云气;水上的雾气。指水肿。中医称寒水之气。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

《吕氏春秋·应同》:“水气胜,故其色尚黑。”
《意林》卷五引 汉 任奕 《任子》:“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躁;土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

⒉  指云气;水上的雾气。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 汉 郑玄 笺:“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颜大夫初晴》诗:“夕阳含水气,反景照 河 隄。”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远水如岸》:“海滨之人曰:远望海水,似高于地,有如岸焉,盖水气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水利》:“雨者,水气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术也。”

⒊  中医称寒水之气。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贤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鼽嚏之疾,亦水气所成。”

⒋  指水肿。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肿重”注:“咳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而不咳喘,谓之水气。”
《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鱧鱼……主除水气、面大肿及五痔。”

国语辞典

水气[ shuǐ qì ]

⒈  因潮湿而产生的湿气。

宋·文天祥〈正气歌·序〉:「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

分字解释


※ "水气"的意思解释、水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特殊排气装置,可将烘箱内水气及废气排除。

2、结果,在太平洋上空形成的风暴将更多的水气输送到加利福尼亚州,而不是犹他州。

3、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4、昨天,记者在物联网基地的模拟蔬菜大棚看到,大棚内竖着2个白色铁匣子,分别用来收集温光水气等信息。

5、本穴物质为悬钟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为吸热蒸升的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6、当雾气来袭,沐雾甲虫会把身体前倾入风中,好让水气顺著黏合的翅鞘滚入口中。

7、待到柳如梦一舞终了,殿中已经满是唏嘘之声,柳如梦低首裣衽,广袖下垂,盈盈拜倒,不愿令人发觉她目中盈盈水气

8、最早是在2005年卡西尼所拍摄的照片中发现的,这些缕缕水气是非常有力的证据,说明在这颗惊人地活跃的土卫二的表面附近存在液态水。

9、16. 肩髎名意指由臑会穴传来的三焦经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水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10、入药可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泄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以茶饮之可使人面色润泽。

11、睛重得抬不起来,长长的的睫羽上挂着来历不明极重的几滴珠水,眨了屡次,晃荡悠跌落下来,视线迷迷蒙蒙的,透过依稀水气,映出一张心情恍含糊惚的脸。

12、里面还有树、石、莲花、鹿、飞鸟、风、水气、香。

13、当风自水面吹过,它会带走一些水气

14、太阳热把海水变成了看不见的水气

15、本文研究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黄鳝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规律.

16、湖水冲到红石桥上便象珍珠一样的撒下,空气中弥漫着清凉的水气,深吸一下,沁人心脾。

17、臭氧产生后呢,再用高效臭氧专用气液混合泵、水气混合器等,形成高浓度臭氧水,清洗效果特别好。

18、另外,干燥器配备的冷凝过滤器有助于从压缩空气中去除残留的油或水气溶胶。

19、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的研究对于引水工程过流能力及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指导作用。

20、汤泼进灶坑,激起一片水气,把屋里全弄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