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同治帝同治帝的意思
tóngzhì

同治帝


拼音tóng zhì dì
注音ㄊㄨㄥˊ ㄓˋ ㄉㄧˋ

同治帝

词语解释

同治帝[ tóng zhì dì ]

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 · 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满族。1861-1875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六岁,由顾命八大臣辅佐。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1873年亲政,仍由慈禧掌权。后病死。

分字解释


※ "同治帝"的意思解释、同治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慈禧后不便辩驳,又想同治帝是亲生儿子,将来如有大政,总要禀白母后,暗中仍可揽权。

2、8月22日,载泽一行巡视了同治皇帝的惠陵,同治帝妃的惠妃园寝和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

3、同治帝病亡无子,两宫皇太后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入承大统,奕譞竟然“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可见对祸福的感受有多么深。

4、清朝后期的嘉庆帝为庸君,道光帝为愚君,咸丰帝为懦君,同治帝为顽君,光绪帝为哀君,宣统帝则为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