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shí

丹石


拼音dān shí
注音ㄉㄢ ㄕˊ

丹石

词语解释

丹石[ dān shí ]

⒈  赤色的石头。指丹砂炼制的丹药。丹砂和石头。比喻赤诚、坚定。

引证解释

⒈  赤色的石头。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丹丘 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则码碯也。”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宋 沉遘 《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巖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

⒉  指丹砂炼制的丹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疽阴阳症》:“族伯 临川 推官……多服乌附丹砂,晚年疽发背,其大如扇。医者悉归罪於丹石之毒。”

⒊  丹砂和石头。比喻赤诚、坚定。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苟无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经纬抗 鲁 云之作,论思倾丹石之衷。”

分字解释


※ "丹石"的意思解释、丹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转身四顾,六座高大的青铜门户环绕耸立,锈迹斑驳的匾额上,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笔走龙蛇,分别写着藏书、利器、省道、丹石、技击、杂物。

2、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 天行时气 瘟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

3、据《本草纲目》记载,雪水“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毒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

4、“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

5、治一切热病,肺气积聚咳逆,呕吐脓血,丹石毒发,天行时气,诸黄疸等,心风昏乱,四肢烦热,头痛目赤,二便不通,烦闷不安,骨节疼痛,赤白痢,热毒痢,宿食不化,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