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

翳桑


拼音yì sāng
注音一ˋ ㄙㄤ

翳桑

词语解释

翳桑[ yì sāng ]

⒈  古地名。春秋晋灵辄饿于翳桑,赵盾见而赐以饮食。后辄为晋灵公甲士。会灵公欲杀盾,辄倒戈相卫,盾乃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按,翳桑,杜预注云,“桑之多荫翳者”。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云,“翳桑当是地名”。今从王说。后以“翳桑”为饿馁绝粮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 春秋 晋 灵辄 饿于 翳桑,赵盾 见而赐以饮食。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会 灵公 欲杀 盾,辄 倒戈相卫, 盾 乃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按,翳桑, 杜预 注云,“桑之多荫翳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中》云,“翳桑 当是地名”。今从 王 说。后以“翳桑”为饿馁绝粮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宋 虞俦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起雪已三寸许》诗:“宿麦连云虽入望,路傍犹有翳桑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翳桑饿夫倒戈以卫 宣子,漂絮老媪进食而哀王孙。”

分字解释


※ "翳桑"的意思解释、翳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翳桑饿人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在桑树荫下挨饿的人。比喻不忘他人恩惠,并有所回报。

2、辙,车轮辗地所留下的痕迹。枯,指将枯死的鱼。涸辙之枯指在干枯车辙中的鱼。见『涸辙之鲋』条。后用以比喻陷处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飧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