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

词语解释
稽首[ qǐ shǒu ]
⒈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例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英kotow;
⒉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例神仙见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金瓶梅》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引《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 望见 赵盾,愬而再拜;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史记·赵世家》:“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 胡 服也。’”
⒉ 犹赔罪。
引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匡 廼稽首于 曶,用五田,用众一夫曰 益,用臣曰 疐,(曰) 朏,曰 奠,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
⒊ 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引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
《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
国语辞典
稽首[ qǐ shǒu ]
⒈ 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
引《书经·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皐陶。」
唐·李商隐〈韩碑诗〉:「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分字解释
※ "稽首"的意思解释、稽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小皇帝正说着,那中年太监再次兀然跪倒,又是三稽首,口呼“圣上英明”。
2、,就用道家的礼仪单掌竖在胸前毕恭毕敬的稽首行礼。
3、云中子道罢,离了九间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两傍八大夫,正要上前奏事,又被一个道人来讲甚麽妖魅,便耽搁了时候。
4、众,不胜喜跃,各于至尊几前,稽首作礼,俱欲愿闻。
5、对他本人有九千岁的称呼,对他的雕像行五拜三稽首之礼。
6、二人正论之间,後边来了一位道人,乃是准提道人,打了稽首,同坐下。
7、杨戬看罢景致,不敢擅入;少时,见一水火童了出来,杨戬上前稽首。
8、焦虑、恐惧、缺乏自信则让心稽首,更让心灵的青春尘封。
9、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
10、秦尘对灵虚道人打了个稽首,如此说道。
11、毅愤然作色曰:「前逆玄倡乱,天位下移,今幸王室重兴,吾侪得为大晋之臣,不至稽首贼廷,其荣多矣。
12、闻听此言,武清连忙稽首:“多谢师傅栽培。
13、小卢鸿满心欢喜地站在自己房间里,穿着道袍,冲着前方虚空笑嘻嘻地打了个稽首:“这位道友,贫道逍遥子,这厢有礼了。
14、正待行法,那两扇石门竟然徐徐往两旁分开,不禁大喜,料定方才祝告见效,大师显灵,许其入内,二次稽首施礼,恭恭敬敬携许飞娘一同走了进去。
15、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16、莫邪打个稽首,口中言道:“李道友,老夫有事须得先行离开,留下两个徒弟在这,还望你多多照顾,老夫欠你个人情!”。
17、莫问起身稽首,此人既是仙人,再不能以道长称呼。
18、云中子不语,与纣王告辞后,离了九间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两傍八大夫,正要上前奏事,又被一个道人来讲什么妖魅,便耽搁了时候。
19、也不矫情,打了个稽首说道:“小妹逍遥,见过师兄师姐!”。
20、董辰墨心里一喜,师傅他老人家果然是记得我,这句话简直比那丹药管用多了,董辰墨微微稽首。
相关词语
- jī gù稽故
- jī yàn稽验
- jī bèi稽备
- jī shì稽式
- jī jìn稽浸
- jī yōng稽壅
- jī dào稽道
- jī yì稽诣
- jī lǐ稽礼
- huá jī滑稽
- jī shān稽山
- jī jiǎo稽角
- jī zhuó稽酌
- jiǎn jī简稽
- jī yuè稽阅
- jī hé稽合
- jī zuì稽罪
- cān jī参稽
- huá jī猾稽
- jī cān稽参
- cuī shǒu催首
- shǒu nǎo首脑
- bù shǒu部首
- chuán shǒu传首
- běi shǒu北首
- shǒu zhǎng首长
- shǒu xiān首先
- diào shǒu掉首
- bān shǒu班首
- bái shǒu白首
- shǒu dū首都
- duān shǒu端首
- fǔ shǒu俯首
- áng shǒu昂首
- shǒu xiàng首相
- shǒu kuǎn首款
- mái shǒu埋首
- shǒu chuàng首创
- wú shǒu无首
- duàn shǒu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