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ōngmiào

宗庙


拼音zōng miào
注音ㄗㄨㄥ ㄇ一ㄠˋ

繁体宗廟
词性名词

宗庙

词语解释

宗庙[ zōng miào ]

⒈  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四》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

⒉  又。

先王之宗庙。

⒊  又。

立宗庙于薛。

⒋  王室国家的代称。

宗庙社稷。——清·周容《芋老人传》
宗庙之事。——《论语·先进》

state;

⒌  又。

宗庙会同。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

《国语·鲁语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今 秦 攻 魏,魏 急而公子不恤,使 秦 破 大梁 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 唐 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叶恩 《上振贝子书》:“甲午之役,陵寝躪于戎马之足;庚子之乱,宗庙翻夫五色之旗。”

⒉  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墨子·非命下》:“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
《后汉书·伏湛传》:“猾臣 王莽,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 莽,故羣下推立 圣公,以主宗庙。”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而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臣窃惑之。”
《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统领禁省, 汉 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国语辞典

宗庙[ zōng miào ]

⒈  奉祀祖先的宫室。

《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此由天授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⒉  王室、国家的代称。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
《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宗庙倾危,社稷将坠。」

分字解释


※ "宗庙"的意思解释、宗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奏凯献俘,皇帝着乌纱绛衣的皮弁服已是高规格,如今竟然着了祭天地、宗庙的衮冕大礼服,可见皇帝对此次献俘的重视程度。

2、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3、卓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

4、而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

5、既毕,谓王伟曰:「军食已足,计将安出?」伟曰:「王以人臣举兵围守宫阙,逼辱妃主,残秽宗庙,擢王之发,不足数王之罪。

6、《礼记》中,把结婚看作“万伦之始”,是“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7、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8、宴会结束以后从宗庙出来,又在庙门之外赏赐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室,也以功绩大小分别等级。

9、今慢官不恪,止于罚俸,宗庙所切,便委内臣,是许百司之官,公然废职,以宗庙之重,为陛下所私,群官有司,便同委弃。

10、这和我们中国人传统中的“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事也”的婚配思想何等相似。

11、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动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

12、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里,这样做是表示列祖为国丧而聚会,这是礼规定的。

13、这上可使国家宗庙社稷得到和平安宁,下则为太子报仇。

14、奸臣未悟,陛下犹迷,不思宗庙之焚烧,不痛园陵之开毁。

15、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等在内的庞大建筑群。

16、作为祭祖行为外在物化体现的宗庙制度、陵寝制度在两汉正处在变革时期,祭祖活动也随之发生变化。

17、天子夙兴夜寐,为延大商之命脉殚精竭虑,白日唯食一餐,不用荤辛,声色狗马,尽数废止,夜不还宫,只在宗庙中庭铺一麻毡,和衣而卧。

18、王翦引秦王来到宗庙之内,两边摆开鼓乐手,高奏礼乐。

19、然陛下奉园寝与宗庙等,可行不疑。

20、随便拽个人问了问,才知道今儿个是秦王嬴政去王室宗庙祭祖,百姓们都前去看热闹,宗庙的御道那边早已开始净街了,所以人群都集中这里,从这边往那边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