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otáng

庙堂


拼音miào táng
注音ㄇ一ㄠˋ ㄊㄤˊ

繁体廟堂
词性名词

庙堂

词语解释

庙堂[ miào táng ]

⒈  庙宇。

temple;

⒉  指朝廷。

imperial court;

引证解释

⒈  太庙的殿堂。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⒉  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
《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
《晋书·宣帝纪》:“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埸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⒊  朝廷。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百姓嗷嗷苦横征,庙堂谁復问苍生。”

⒋  朝廷。帝王之代称。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大臣,天子之股肱也,而周岁不得一见。偶有召命,则跪拜唯诺,山呼而退,不得一言……庙堂果何自而悟哉?”

⒌  太庙和明堂。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王逸 注:“庙者,先祖之所居也。言人君为政举事,必告於宗庙,议之於明堂也。”

⒍  庙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城南有 曹嵩 冢,冢北有碑,碑北有庙堂,餘基尚存,柱础仍在。”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正犹豫间,忽然祥云瑞靄,笼罩庙堂,香风起处,见一老人,坐於石磯之上,即前日所见 中源水君。”

国语辞典

庙堂[ miào táng ]

⒈  宗庙。

《礼记·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

⒉  朝廷。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字解释


※ "庙堂"的意思解释、庙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修真不囿于三山五岳,或是在庙堂社稷,或是在绿林江湖。

2、但在广东红木制造行业和中国红木家具市场,弘景堂却是声名远播,特别是在红木家具高手如林的北京市场,弘景堂的红木新品常出现在庙堂之上。

3、傅奕再拜,躬身而退,掩泣长喟:“时值圣朝,兼逢英主,愿苍天佑我唐王,收游才于庙堂,不使生黎再遭大劫”。

4、文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孔、尊孔以及办学的庙堂.

5、几番沉浮后,他摇身一变跻身庙堂,终于成为一个翻手云覆手雨的大人物,改变了天下的命运。

6、读圣贤书,红袖添香;弄权庙堂,羽扇纶巾;厮杀疆场,挥斥方遒。

7、各级地方政府也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寺观庙堂的维修.

8、中国古代有“邀誉卖直”、“讪君卖直”等对言官诛心的贬辞,但“直”而可“卖”也表明,士林确有不同于庙堂的评价标准存在。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10、及至仕进,推行新政,三出三进,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然而到了今时今日,终于明白了路还是要继续地独自地走。走成微露裙裾的沙漠或夜幕低垂的庙堂。落落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在这个北有清朝叩关,西有闯王起义,东有倭寇作乱,南有荷兰入侵*弯的动乱年代,他只是一个小厨师,却如何混迹庙堂之上,【造句 网】飘荡江湖之中!

14、历朝历代,道无饥人,不仅是庙堂上的愿望,也是普通百姓的愿景,若陶陶然鼓腹而游,则是桃花源中风光了。

15、金蒙为疥癣之疾,然庙堂之上,我朝政务松驰,吏治败坏,兵备荒废,应大力整敕。

16、既然君圣臣贤,庙堂清明,又何患宇内不靖哉?

17、敛音停弦有韵绕梁,退幽谷身远庙堂,本有心拒锁风霜,为君故才卸下机防,再会处山高水长。荀夜羽

18、“萧綦……”我轻轻一叹,“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我总要随你一起的。”。寐语者

19、这些人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一定非得身居庙堂之高,心存魏阙之上,但他们具体真实,亲切可感。

20、李林甫在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以致庙堂贤能之人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