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ué rén qì yì
注音ㄐㄩㄝˊ ㄖㄣˊ ㄑ一ˋ 一ˋ
成语解释
绝仁弃义
繁体絕仁棄義
词性成语
⒈ 指无为而治。
⒈ 谓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引《老子》:“絶仁弃义,民復孝慈。”
解释: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⒈ 弃绝仁义,回复到人纯朴的本性。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引《老子·第一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扑,少私寡欲’。
3、圣人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
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6、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见惯登堂持象笏,绝仁弃义斩驺虞。
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