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àng zhèn
注音ㄈㄤˋ ㄓㄣˋ
繁体放賑
⒈ 谓发放钱粮赈济难民。
⒈ 谓发放钱粮赈济难民。
引《三侠五义》第十五回:“本阁还要按户稽查花名,秉公放賑,以抒民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但是,粥厂停了锅,放赈的停了米,行善的停止了放钱。”
⒈ 发放救济物资给灾民。
引《三侠五义·第一五回》:「本阁还要按户稽查花名。秉公放赈,以抒民困。」
1、红十字会向难民放赈。
2、1937年,聊城遭遇水灾,向俊如出资雇船从外地购粮,然后在城内放赈,饥民感激涕零。
3、传说那一年,陈州(今属河南)闹灾荒,朝廷派太师庞吉之子庞昱前往陈州放赈。
4、话说包拯到陈州后,明察暗访,克扣灾款的官吏及知情者知道包拯疾恶如仇六亲不认,纷纷自首和检举,供出无恶不作的人是朝廷派往陈州放赈的庞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