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í róng
注音ㄐ一ˊ ㄖㄨㄥˊ
⒈ 用兵;作战。
⒈ 用兵;作战。
引《易·夬》:“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夫民既富而教,然后可以即戎,古之所谓善人者,其不及圣人远甚。”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尔毋以祥刑为苛细,毋以即戎为经奇。”
⒈ 用兵、作战。
引《易经·夬卦·彖曰》:「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1、臣奉承诏命,惟力是视,何敢有辞!然湘州经蜀寇之馀,民物凋弊,若得之部,比及三年,乃可即戎;苟未及此,虽复灰身,亦无益也【造 句网】。
2、臣奉承诏命,惟力是视,何敢有辞!然湘州经蜀寇之馀,民物凋弊,若得之部,比及三年,乃可即戎;苟未及此,虽复灰身,亦无益也。
3、侃深感悟,即戎服登舟;瞻丧至不临,昼夜兼道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