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í mù
注音ㄐ一ˊ ㄇㄨˋ
⒈ 眼前所见。
⒉ 目前;现在。
⒈ 眼前所见。
引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风’,亦惟所见。”
隋 江总 《入摄山栖霞寺》诗序:“率製此篇,以记即目,俾后来赏者,知余山志。”
⒉ 目前;现在。
引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虽据即目边防事势,三五年间,必无警急,然思安虑危,有国之常备,事不素讲,难以应猝。”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今有九州安抚,即目招军。”
《水浒传》第十二回:“即目盗贼猖狂,国家用人之际。”
⒈ 目前、现在。
引《董西厢·卷一》:「这些儿古迹现在河中府,即目仍存旧寺宇。」
《刘知远诸宫调·第二》:「今有九州安抚,即目招军。」
1、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揆情度理,殊嫌失当。
2、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3、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 揆情度理 ,殊嫌失当。
4、赠人以财者,唯申即目之欢;赠人以言者,能致终身之福。